这首宋朝朱彦的《江楼》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宁静的江边夜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麻源山与盱江水的交融、江楼与江山的对峙、月光下的波澜与露珠的晶莹,以及远处征帆破浪而来的情景,一一展现出来。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首句“麻源山压盱江水”,以山压水的动态描绘,展现出麻源山的雄伟与盱江水的浩瀚,两者相映成趣。接着,“江楼迥对江山起”一句,点明了江楼的位置,它与江山相对,仿佛是自然的一部分,又独立于自然之外,给人以超然之感。
“波平月满千里空,金斗栏干露如洗”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纯净。波平如镜,月光洒满千里,金斗栏干上的露珠如同被洗涤过一般,清亮透明,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高洁的氛围。
“此时想见一尊开,杳杳征帆破浪来”则通过想象中的场景,展现了远方的船只在夜色中破浪前行的画面,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示了人生的旅途和追求。
“挥毫写尽江山景,何有飘零庾信哀”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尽情描绘,同时也流露出对庾信般漂泊哀愁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深沉思考。
最后,“自怜久作红尘客,梦断江南烟水白”两句,诗人自省,感叹自己长久以来作为红尘中的过客,梦回江南,烟水一片洁白,既是对过往生活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
“会歌黄鹄赋前溪,不作区区吟越舄”则是对未来的憧憬,希望能在前溪边歌唱,不再只是吟诵越地的鞋子,寓意着诗人渴望摆脱束缚,追求更广阔的精神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人生境遇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