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靳贵所作的《沙道中病足刘美之约同年携酒问之以喉痛不赴戏柬》。诗中充满了对友情和文学的深情厚谊。
首联“下堂君巳无忧色,辟谷吾非学异方”,诗人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与理解。下堂君,即友人,已经没有了忧虑的表情;辟谷,一种古代养生方法,诗人自谦并非为了追求异方之术而辟谷,而是表达了对友人健康状态的关心。
颔联“难觅醉乡嘲跛履,且凭毛颖话中肠”,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说在寻找醉乡的路上难以找到嘲笑跛脚的人,这象征着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难以找到真正理解和欣赏彼此独特之处的地方。然而,诗人可以依靠笔墨(毛颖,指毛笔)来表达内心的感慨,与友人心照不宣地交流情感。
颈联“合簪此日真无分,高兴他时尚可偿”,表达了对当前无法相聚的遗憾,但对未来重逢充满期待。合簪,古代男女定情时互赠簪子作为信物,此处借指相聚。诗人认为虽然今日无缘相聚,但未来还有机会弥补这份遗憾。
尾联“漫有尊前好风景,已将诗力让刘郎”,诗人以戏谑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的敬意。尊前,指宴席之上,此处指友人刘美的宴请。诗人说即使有美好的风景在眼前,也无法与刘郎的才华相匹敌。这里不仅体现了对刘郎才华的赞赏,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未来希望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