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岭道中十八首(其十三)

野烧明荒山,寒林覆深涧。

风景役吟魂,忘却浮生叹。

形式: 五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野外焚烧后山峦的景象,以及寒冷的树林覆盖着深深的峡谷。诗人通过这样的自然景观,激发了自己的创作灵感,让心灵得以释放,暂时忘却了世俗的忧愁与感叹。整体上,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通过“野烧”、“寒林”、“深涧”等意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悲凉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可能经历过的某种人生波折或内心的挣扎。在“风景役吟魂”一句中,诗人将自己对自然景色的感受与创作冲动紧密相连,表达了艺术创作对于个人情感的深刻影响。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对于自我情感的细腻表达。

收录诗词(647)

黄仲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梨岭道中十八首(其十四)

白石积苍苔,青林杂红树。

翘首望乡山,云深知何处。

形式: 五言绝句

梨岭道中十八首(其十五)

风飘野菊香,霜压山枫败。

客思谁能宽,赖有同袍在。

形式: 五言绝句

梨岭道中十八首(其十六)

溪转板桥斜,峰回鸟道曲。

山泉最可人,清音漱寒玉。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沃]韵

梨岭道中十八首(其十七)

断霞横苍山,淡烟迷远树。

草傍幽泉生,冰凝如玉箸。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