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其四)

揽镜无言泪欲流,凝情半日懒梳头,一庭疏雨湿春愁。

杨柳祗知伤怨别,杏花应信损娇羞,泪沾魂断轸离忧。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首词是《浣溪沙》之一,出自唐末宋初的词人孙光宪之手。全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物,展现了词人内心深沉的忧伤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首句“揽镜无言泪欲流”表达了词人在静坐凝视镜中自影时,无声地涌上眼眶的泪水,暗示了一种深藏的心痛。紧接着,“凝情半日懒梳头”则是对时间感知上的模糊和心境变化的描绘,词人沉浸在思念之中,对时间流逝缺乏了常人的感知。

“一庭疏雨湿春愁”中的“一庭疏雨”营造出一种萧索、寂寞的氛围,而“湿春愁”则是对春日里无法排遣的忧伤做出了形象化的描述。春天本应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时候,但在词人眼中,却只能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哀愁。

以下两句,“杨柳祗知伤怨别,杏花应信损娇羞”进一步描绘了词人的情怀。杨柳和杏花都成了词人忧伤与美好记忆交织的情感载体。这两句诗通过对植物的拟人化表达,传递出一种深切的哀愁和不舍。

最后,“泪沾魂断轸离忧”则是将前面的情感推向了高潮。泪水沾湿衣襟,心灵仿佛被撕裂一般,表达了一种极度的痛苦与无尽的思念。这一句也点明了词人内心深处的伤痛与离别之苦。

整首诗通过对镜中影像、梳头、春雨及植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深沉的情感世界。每一个景象都承载着词人的情思,每一句诗都在诉说着不易言说的离别之痛。这首词以其精致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收录诗词(88)

孙光宪(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其五)

半踏长裾宛约行,晚帘疏处见分明,此时堪恨昧平生。

早是销魂残烛影,更愁闻着品弦声,杳无消息若为情。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六)

兰沐初休曲槛前,暖风迟日洗头天,湿云新敛未梳蝉。

翠袂半将遮粉臆,宝钗长欲坠香肩,此时模样不禁怜。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七)

风递残香出绣帘,团窠金凤舞襜襜,落花微雨恨相兼。

何处去来狂太甚,空推宿酒睡无厌,怎教人不别猜嫌?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八)

轻打银筝坠燕泥,断丝高罥画楼西,花冠闲上午墙啼。

粉箨半开新竹径,红苞尽落旧桃蹊,不堪终日闭深闺。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