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是《浣溪沙》之一,出自唐末宋初的词人孙光宪之手。全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物,展现了词人内心深沉的忧伤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首句“揽镜无言泪欲流”表达了词人在静坐凝视镜中自影时,无声地涌上眼眶的泪水,暗示了一种深藏的心痛。紧接着,“凝情半日懒梳头”则是对时间感知上的模糊和心境变化的描绘,词人沉浸在思念之中,对时间流逝缺乏了常人的感知。
“一庭疏雨湿春愁”中的“一庭疏雨”营造出一种萧索、寂寞的氛围,而“湿春愁”则是对春日里无法排遣的忧伤做出了形象化的描述。春天本应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时候,但在词人眼中,却只能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哀愁。
以下两句,“杨柳祗知伤怨别,杏花应信损娇羞”进一步描绘了词人的情怀。杨柳和杏花都成了词人忧伤与美好记忆交织的情感载体。这两句诗通过对植物的拟人化表达,传递出一种深切的哀愁和不舍。
最后,“泪沾魂断轸离忧”则是将前面的情感推向了高潮。泪水沾湿衣襟,心灵仿佛被撕裂一般,表达了一种极度的痛苦与无尽的思念。这一句也点明了词人内心深处的伤痛与离别之苦。
整首诗通过对镜中影像、梳头、春雨及植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深沉的情感世界。每一个景象都承载着词人的情思,每一句诗都在诉说着不易言说的离别之痛。这首词以其精致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