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田园杂兴二首(其二)

东君私我此闲身,脱却青衫野服更。

桑可以丝麻可绩,麦宜续食韭宜羹。

分甘垄上耕云隐,梦不湖边拾翠行。

物意岂知沧海变,晓风依旧语流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春天之神特别眷顾我这个闲散之人,让我换下官服,穿上粗布衣裳。
桑树产出丝,麻可以纺织,麦子适合做主食,韭菜则适宜做汤。
在田间劳作,享受与云共舞的日子,梦中也不忘湖边的绿色风景。
世间万物怎会知晓大海的变化无常,清晨的风儿依然轻声细语,唤起黄莺的歌唱。

注释

东君:春天之神。
私:特别眷顾。
青衫:官服。
野服:粗布衣裳。
桑:桑树。
丝麻:丝和麻。
绩:纺织。
麦:麦子。
续食:主食。
韭宜羹:韭菜做汤。
分甘:分享甘甜。
垄上:田间。
耕云:与云共舞。
梦不:梦中不忘。
拾翠:捡拾绿色。
物意:万物的心意。
沧海变:大海的变化。
晓风:清晨的风。
语流莺:唤起黄莺歌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生活图景,通过对自然物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东君指春天,私我闲身,是说春天给予诗人一个安静的空间,让他远离尘世的喧嚣,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脱却青衫野服更,是脱去日常的衣衫,换上农夫的粗布衣服,准备开始田园生活。桑可以丝麻可绩,麦宜续食韭宜羹,描述了农业生产的景象,桑树上的蚕豆可以吐丝制成衣物,麦子可以收割作为粮食,韭菜则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蔬菜。

分甘垄上耕云隐,梦不湖边拾翠行,是说诗人在田埂上耕地时,心无旁骛,只想着与大自然为伴,不愿离开这片美丽的土地。物意岂知沧海变,这里“物”指的是自然万物,“沧海变”则是比喻世事变化无常,但诗人希望这些简单纯朴的生活不被外界打扰。

晓风依旧语流莺,是说清晨的微风中,依然可以听到莺鸟的歌唱,这里“语”指的是莺鸟的鸣叫,表达了对自然和平静生活的珍视。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于简单、纯粹生活方式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无尽变化的观察和思考。

收录诗词(2)

王进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日田园杂兴二首(其一)

桑田沧海几兴亡,岁岁东风自扇扬。

细麦新秧随意长,闲花幽草为谁芳。

午桥萧散名千古,金谷繁华梦一场。

满眼春愁禁不得,数声啼鸟在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仲舒窥圃三年废,东野看花一日多。

形式: 押[歌]韵

查林对月

一天风月近中秋,凝望家山不阻修。

漫浪疏林人已倦,心期犹与素光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题画扁(其二)

深林拥苍翠,绝巘顷陂陀。

便欲褰裳去,乘风逸兴多。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