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积中

入室芝兰气不殊,逢君还忆见君初。

梅花正喜春悬凤,藿叶俄同夏鲙鱼。

下榻旧闻看孺子,负荆谁复谢相如。

艰难正诎平戎策,及早东游叩帝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室内兰花香气依然,遇见你又想起初次相遇。
梅花盛开如同凤凰挂于春天,藿叶忽然成了夏日鱼片的模样。
忆起往昔你榻前教诲稚子,如今又有谁能像相如道歉?
面对艰难困苦,我正筹划平定战乱之策,希望能早日向东求见天子。

注释

入室:进入室内。
芝兰:比喻贤德之人。
气不殊:气息没有改变。
逢君:遇见你。
还忆:又回忆起。
见君初:初次见面。
梅花:冬季开花的植物,象征高洁。
春悬凤:春天的凤凰。
藿叶:一种植物叶子,这里比喻夏日食物。
俄同:忽然变得。
夏鲙鱼:夏日的鱼片。
下榻:坐下来休息或讲学。
旧闻:过去的事情。
看孺子:教导孩子。
负荆:背着荆条表示歉意。
谢相如:向相如道歉,相如曾因负荆请罪。
艰难:困境。
正诎:正处在困难中。
平戎策:平定战乱的策略。
及早:尽早。
东游:向东去。
叩帝居:拜见天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王之道的作品,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首句“入室芝兰气不殊”表明进入室内,即可感受到如芝兰般清新的气息,这里的“不殊”意味着这种清新并无差别,仿佛诗人随时都能享受到这份清新的感觉。紧接着的“逢君还忆见君初”则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每当相遇,都会想起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

第三句“梅花正喜春悬凤”写出了梅花在春天盛开,宛如悬挂的锦带一般,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美丽。紧随其后的“藿叶俄同夏鲙鱼”则描绘出草叶与夏日鲜嫩的鱼儿一道,传达了一种生命力的并存。

在诗的后半部分,“下榻旧闻看孺子”表明诗人在旅途中停歇时,听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这份温馨让他不由得感怀。随后的“负荆谁复谢相如”则是对古代忠诚之士相如的赞颂,相如曾背负荆棘为国王所用,以表达他的忠心。

最后两句,“艰难正诎平戎策,及早东游叩帝居”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决心,以及他希望能够早日结束战乱,东行至京城,向皇帝进谏的愿望。这里的“叩帝居”表现出诗人对国事的关心和责任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对友情的怀念,以及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展现了诗人的多重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和闾必志见寄韵

老矣诗才欠壮观,羡君閒燕富清欢。

染羹早厌誇鼋指,食肉应宜谢马肝。

送客篇章堪寄远,论文杯勺自驱寒。

扁舟近过池头否,百丈西南水欲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秦寿之中秋玩月三首(其三)

肠断江城敛暮烟,一声清笛短亭前。

扬舲共喜风初转,戏綵当期月正圆。

水落双溪和石出,霜馀叠嶂与云连。

令人暗想昭亭路,屈指归来又四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秦寿之中秋玩月三首(其二)

湖光无际接云烟,举酒登临夕照前。

坐送落霞还杳霭,倚看明月上高圆。

清谈浩渺河源注,丽句纵横绣段连。

归去凤池知不日,山城岑寂记今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秦寿之中秋玩月三首(其一)

一樽芳酒起沉烟,绝胜红裙拥后前。

山色水光相上下,月华秋气共清圆。

佳时令我思韩愈,好梦逢君想惠连。

老大不知追逐乐,却因妍唱惜流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