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杂忆

当时已惯何曾惜,滚遍香弦,字字清妍。

能得当场几度怜。今知此曲人间少,绝艺谁传。

往事如烟,满耳筝琶值几钱。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鉴赏

这首《采桑子·杂忆》由清代词人史惟圆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语言运用,展现了词人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与感慨。

“当时已惯何曾惜,滚遍香弦,字字清妍。”开篇以“当时”二字引出回忆,暗示了过去某个特定时期的情景。词人似乎在追忆那些曾经习以为常、毫不吝啬的美好时光,那些动听的音乐如同香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每一句歌词都如同珠玉般清丽,展现出音乐与文字的完美结合。

“能得当场几度怜。”这一句则表达了对那些能够引起共鸣、得到赞赏的瞬间的珍视。在那个场合中,词人或许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情感触动,这种被理解、被欣赏的感觉是如此难得,值得铭记。

“今知此曲人间少,绝艺谁传。”随着时光的流逝,那些曾经的美妙旋律变得稀有起来,技艺也渐渐失传。词人对此感到惋惜,同时也流露出对传统艺术逐渐消失的忧虑。

“往事如烟,满耳筝琶值几钱。”最后两句将回忆比作烟雾,轻盈而短暂,无法捕捉。而那些曾经伴随他成长的音乐,如今却只能以极低的价值衡量,这不仅是对音乐价值的反思,也是对时间流逝、记忆消逝的深刻感慨。

整首词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不同,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传统艺术传承问题的思考,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17)

史惟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减字木兰花.暮冬杂咏

寄愁天上,碧落青霄平似掌。

石破多时,散作春檐夜雨丝。

埋忧地下,移却南山成旷野。

根蔓牵萦,又逐郊原春草生。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浣溪沙.游仙五首(其一)

侵晓天门未启开,青鸾先到紫霄间。

真官玉佩缀仙班。

下土封章勤奏请,玉皇恩许一生閒。

往来骑鹤驻名山。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游仙五首(其二)

行尽神山到玉峰,峰头秀峭似芙蓉。

飞泉如练挂长松。

碧眼紫髯何处客,閒来松下听晨钟。

无人知是赤鳞龙。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游仙五首(其三)

绛阙千年白玉楼,词臣供奉殿东头。

陇西长吉最风流。

更采江南肠断句,素娥初向月中讴。

一声玉笛碧空愁。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