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雁峰宴席归来后,又前往花药寺的行程与心境。首句“昨暮雁峰宴”,以“雁峰”点出宴席所在之地,暗示宴饮的高雅与壮观。“今晨花药来”,则以“今晨”和“花药”展现诗人清晨探访花药寺的情景,透露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
接着,“似携馀兴往,更待好怀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带着宴会上的余兴,期待在花药寺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与释放。这里的“好怀”既指美好的心情,也暗含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追求。
“楼阁盘幽嶂,香烟上古台。”描绘了花药寺的环境之美,楼阁依山而建,与幽静的山嶂相映成趣;香烟缭绕,升腾至古台之上,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
最后,“楚地多奇胜,吾惭作赋才。”诗人感慨于楚地(泛指长江流域)众多奇异的胜景,而自谦自己的文采不足以完全描绘出这些美景的万分之一。这不仅体现了诗人谦逊的品格,也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赞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由宴席到访寺的心境转变,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