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黄户曹问讯二首(其一)

理窟骚坛两罢休,倒持麈柄让名流。

向来袒裼欲暴虎,老去短衣聊饮牛。

敛退始知颜巷乐,迂疏空抱杞天忧。

名山何处无灵药,长笑痴人入海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退出文坛和诗坛后,我放下笔杆,让位给名流们。
过去我曾无所畏惧地追求名利,如今老去只愿像农夫般悠闲饮酒。
在隐退中才体会到颜回简朴生活的乐趣,尽管我行为古怪,却徒然担忧世界末日。
名山之中哪里没有灵丹妙药?只是愚者才会执着地到大海深处寻找。

注释

理窟:文坛或学术界。
骚坛:诗坛。
袒裼:赤身裸体,比喻无所顾忌。
暴虎:比喻冒险或挑战强敌。
颜巷:颜回居住的巷子,代指简朴生活。
杞天忧:源自《列子·天瑞》中的故事,形容不必要的忧虑。
灵药: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
痴人:形容极度愚蠢的人。
入海求:比喻不切实际的追求。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为《次韵黄户曹问讯二首(其一)》。诗人在此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与满足,以及对世俗功名的超然与淡漠。

"理窟骚坛两罢休,倒持麈柄让名流。"

开篇诗人便描绘了一幅悠闲自得的画面。“理”指的是整治,“窟”则是洞穴或隐居之所;“骚坛”即是古代文人骚宾王之墓前的一块石碑,常被后世文人用来寄托情怀。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功名利禄的放弃,将自己的名字让给那些追求名声的人。

"向来袒裼欲暴虎,老去短衣聊饮牛。"

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个人壮志与现实之间落差的一种自嘲。在年轻时,诗人曾有着勇往直前的精神,如同要“暴虎”一般;但岁月流转,到了老年,只能穿上短衣,偶尔饮酒解闷,与当年的豪情壮志相比,有了一些落差感。

"敛退始知颜巷乐,迂疏空抱杞天忧。"

在隐居的生活中,诗人才真正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敛退”意味着收敛心思,退出尘世;“颜巷”则是一种高雅的隐逸之地。尽管如此,诗人内心仍然有一份对世界的关怀,这份关怀如同空抱的一棵枯树,显得有些无奈。

"名山何处无灵药,长笑痴人入海求。"

最后两句则是对于那些寻求长生不老之药的人的一种讽刺。诗人认为世上所有著名的山脉都有着传说中的灵药,但他却以一副超然的态度对待这些追求,笑看那些痴迷于此的人,不惜冒险进入大海去寻找。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隐逸生活的热爱,以及他对于功名与世俗的超脱。通过对比壮年时的豪情与老年的自嘲,刘克庄展现了一种生命历程中的成熟与淡定。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次韵黄帐干

瘦马虺隤已卸鞯,纵鞭其后不能前。

才非应氏惭三入,齿较杨雄长十年。

发老病馀偏种种,腹空虚甚谩便便。

故人过矣相称誉,敢挹衰残望昔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黄景文投赠三首(其三)

谁道樗翁未苦衰,强扶鹤膝自支持。

无闲心力篆雕赋,下死工夫锻鍊诗。

诸友多迁幽谷木,此郎今借上林枝。

暮龄喜读君章句,平易中间伏怪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黄景文投赠三首(其二)

记闻荒落语詹谆,惭愧吾侪肯问津。

未必夜深埋雪者,得如春暮舞雩人。

师扬执戟玄犹白,学卫夫人字逼真。

跳出䪿门殊未得,堪怜老却苦吟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黄景文投赠三首(其一)

身如倦翼晚知还,且免群儿谤务观。

官酒灰多宁勿饮,监书字大亦难看。

颂称吉甫宣王美,帖报殷生宰相安。

近世风流惟贺八,脱朝冠去著黄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