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追思往事,感不绝于予心,同学少年,北邙过半,曹子桓有言:既痛逝者,行自念也;
历溯生平,士固憎兹多口,文章千古,东海流传,韩昌黎所谓:动而得谤,名亦随之。
此挽联深沉哀婉,蕴含着对文廷式先生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通过“追思往事”、“历溯生平”的叙述方式,将文廷式的一生经历与成就娓娓道来,既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也流露出对生者自省的深刻思考。
“追思往事,感不绝于予心”,开篇即以深情的笔触,勾勒出对逝者往日时光的追忆,情感真挚,令人动容。“同学少年,北邙过半”,巧妙地运用典故,将文廷式与同窗好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岁月流转的沧桑感融为一体,北邙山作为古代埋葬贵族的地点,此处暗含对文廷式身份与地位的尊重,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曹子桓有言:既痛逝者,行自念也”,引用曹操之子曹丕的名言,进一步深化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并引申出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体现了对逝者精神的传承与自我警醒。这种引用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也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内涵。
“历溯生平,士固憎兹多口”,通过回顾文廷式的一生,指出士人往往饱受非议,强调了文人的命运多舛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这一句既是对文廷式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判。
“文章千古,东海流传”,赞扬文廷式的文学成就,指出其作品将流传千古,影响深远,尤其是“东海”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文廷式作品的广泛传播与深远影响,增强了作品的历史感和文化韵味。
“韩昌黎所谓: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最后引用韩愈的话,总结了文廷式在追求真理与表达自我时所面临的挑战与压力,同时强调了名声与声誉的伴随性。这句话不仅反映了文廷式个人的勇气与坚持,也体现了对后世文人面对困境时应持有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不仅表达了对文廷式先生的深切怀念与崇敬,还蕴含了对人生、文学、社会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情感表达能力。
不详
一代伟人,中外大名垂宇宙;
五年宪府,衰迟无术答涓埃。
忠义满腔,长使大名垂宇宙;
山河百战,犹留浩气壮乾坤。
奠东南半壁河山,卅余年内安外攘,只手扶天,百战下湖湘,允赖中兴元老;
绵侯伯一门带砺,四行省服教畏神,不忘没世,千秋祀蒋阜,讴思尽瘁两江。
刚能天合撰,志扶日月,诚撼风云,立德立功立言,浩气千秋还岳麓;
直与正同符,名震华夷,资兼文武,不淫不移不屈,精灵万里咽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