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经堂为段成之作

醉者全于酒,忧患虽暂捐。

岂若醉经人,因以全于天。

六经蕴妙理,深醇道之源。

是中傥知趣,真成中圣贤。

贤哉段夫子,奥学窥古先。

虚堂得真适,心神自陶然。

不同嗜糟粕,释凿烦轮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才邵所作,名为《醉经堂为段成之作》。诗中描绘了醉者在酒中的短暂解脱与忧患的远离,进而引出对醉读经典(即“醉经”)的思考,认为通过深入理解六经的奥义,能够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仿佛成为真正的圣贤。

诗的前两句“醉者全于酒,忧患虽暂捐”,形象地表达了人在酒中暂时忘却烦恼,获得心灵的宁静。接着,“岂若醉经人,因以全于天”,则提出了一种更高层次的追求——通过阅读经典,达到与天地自然相融合的境界,超越了单纯的饮酒解忧。

“六经蕴妙理,深醇道之源”,强调了六经(儒家经典)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宇宙真理。“是中傥知趣,真成中圣贤”,进一步阐述了如果能深刻理解这些经典,就能达到圣贤的境界,与天地同在,与万物和谐共生。

后半部分“贤哉段夫子,奥学窥古先”,赞扬了段成之(即诗题中的“段成之”)作为一位学问渊博的学者,能够洞察古代的奥秘。“虚堂得真适,心神自陶然”,描述了在空旷的厅堂中,通过深入学习,心灵得到了真正的满足与愉悦,心神自然得到陶冶。

最后,“不同嗜糟粕,释凿烦轮扁”,表达了对那些沉迷于低俗事物、劳心劳力而不求精神提升的人的批评,强调了追求高雅学问和精神境界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饮酒与醉读经典的体验,以及对段成之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于精神追求与个人修养的深刻思考,倡导了一种超越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38)

刘才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朱新仲省宿十首(其一)

天运若循环,火中暑方徂。

中庭月雾薄,映空凝有无。

晓色上丹阙,回光射平湖。

殿门观剑集,櫑具装鹿卢。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次韵朱新仲省宿十首(其二)

新诗神物护,在处谨谁何。

读罢清风来,帘旌摇翠波。

最怜超诣处,高标郁嵯峨。

欲学空有心,恐似龟兹骡。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次韵朱新仲省宿十首(其三)

红尘倦奔驰,流汗缘衣缕。

深堂尽岑寂,寝卧殊得所。

春去能几时,还复见徂暑。

悠悠天壤间,俯仰成今古。

形式: 古风

次韵朱新仲省宿十首(其四)

夕阳淡遥岑,晚烟横万井。

清风入修竹,真契不待请。

无人共杯杓,何许发嘲哂。

空馀江梅兴,苍波千万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