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竹列苍戟枝干稠,亭开翠幄窗户幽。
下分灙水入渠口,正坐小榻临清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和闲适的生活情趣。开篇"竹列苍戟枝干稠,亭开翠幄窗户幽"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处隐蔽于浓密竹林之中的小亭。这里的“苍戟”形容竹子的坚硬挺拔,而“枝干稠”则表明竹子繁茂且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在这片竹海中,隐约可见一座小亭,它的窗户被翠绿的藤蔓所覆盖,营造出一种幽深宁静的氛围。
接下来的"下分灙水入渠口,正坐小榻临清流"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这亭中享受自然之美的场景。这里的“下分”暗示着水流的平缓与细腻,“灙水”是指那清澈见底的小溪,它静悄悄地流入渠口,既有序列,又不失动感。而诗人正坐在一张小榻上,这种坐具给人的感觉是简单而亲近自然。它“临清流”,意味着诗人与那流水之间几乎没有隔阂,可以尽情享受溪水带来的清新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情怀。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洁而不失韵味,使人读之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在自然中获得的心灵宁静和喜悦。
不详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平湖静处朱阁,垂柳深中画桥。
隐几香烟露湿,投竿衣带风飘。
颈若琼钩浅曲,股如碧管深翘。
湖上水禽无数,其谁似汝风标。
常恶静时凫鹜,不惊饱处虾鱼。
与吾闲正相似,问尔乐复何如。
看画亭中默坐,吟诗岸上微行。
人谓偷闲太守,自呼窃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