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雨已秋深,月色寒而静。
夜半披衣草树间,玉露团清影。
长笛倚楼声,听彻还重省。
手启柴门倦复关,云卧衣裳冷。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夜的寂静与诗人的情感体验。"一雨已秋深",寥寥数语便勾勒出秋意浓重,一场秋雨过后,空气中弥漫着深深的凉意。"月色寒而静",通过月光的冷寂,渲染出夜晚的宁静氛围。
"夜半披衣草树间,玉露团清影",诗人深夜起身,独自在草木之间漫步,露珠晶莹,映照出清冷的月影,展现出诗人孤独而凝重的心情。"长笛倚楼声,听彻还重省",远处传来长笛声,悠扬而凄清,诗人倾听良久,回味其中,内心思绪万千。
"手启柴门倦复关,云卧衣裳冷",诗人打开简陋的柴门,疲惫地关上,然后躺下,衣物因夜寒而显得冰冷,这不仅写出了身体的寒冷,也寓言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韩淲的词风清新淡雅,此作尤其体现了这种风格。
不详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烟雨海棠花,春夜沈沈酌。
寒食清明数日间,人也须行乐。
不怕笛声长,只怕风儿恶。
烛影红酣宝篆香,楼上黄昏角。
花底醉东风,好景宜同寿。
海角天涯今几春,邂逅新丰酒。
内集记高阳,南渡闲回首。
但愿长年饱饭休,一笑风尘表。
云影收晴雨外明。碧溪春滟滟,落花平。
莺声催我过桥行。人何在,诗酒淡心情。
闲里兴还生。锦鳞题尺素,有谁能。
草边芳径柳边城。归来也,清梦绕山屏。
点染烟浓柳色新。小桃红映水,日初匀。
露收芳径草铺茵。凝情久,风淡起轻尘。
梁燕已争春。折花闲伴酒,试濡唇。
流莺何处语声频。阑干曲,蜂蝶更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