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中元夕五首(其三)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中山来的戏子服饰鲜丽,郑燕来的的女姬则各有高超的技艺。
他们一同表演着周宪王朱有炖的杂剧,而金梁桥外皓月洁白如霜。

注释

中山孺子:泛指中原地区的青年。
中山,古国名,在今河北定县,唐县一带,后被赵武灵王所灭。
郑女燕姬:泛指北方少女。
燕、郑。
皆春秋战国时国名。
燕的辖境在今河北省北部,郑的辖境在今河南省郑州一带。
擅场:压倒全场,指技艺高超出众。
宪王:指周宪王朱有炖(1379-1439),周定王朱捕的长子,明太祖朱元璋之孙,精通音律,号诚斋,自称全阳子、老狂生、锦窝老人,所作杂剧《曲江池》、《义勇辞金》等三十一种.今俱存。
金梁桥:汴梁桥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元宵节夜晚的热闹场景。"中山孺子倚新妆",可能指的是年轻的仕女们精心打扮,如同中山国的少女般娇艳动人。"郑女燕姬独擅场",则强调了其中某些女子(可能是来自郑地或燕地的歌妓)在众多佳丽中尤为出色,她们的表演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齐唱宪王春乐府",暗示了音乐表演的内容,可能是宪王时期流传的宫廷歌曲,充满了春天的气息。"金梁桥外月如霜",进一步渲染了环境,月光皎洁如霜,映照在金梁桥上,为这元宵夜增添了宁静而华美的气氛。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元宵节时京城汴中的繁华景象和人们的欢乐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历史的韵味。李梦阳作为明代诗人,他的作品往往富有历史感和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2163)

李梦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 字:献吉
  • 号:空同
  •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 生卒年:1472-1530

相关古诗词

汴中元夕五首(其五)

细雨春灯夜色新,酒楼花市不胜春。

和风欲动千门月,醉杀东西南北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春日宴豫斋王子之第二首(其一)

紫宫华宴敞春风,密树初花日映红。

向暮酒阑香不断,始知春在绮罗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云中曲送人十首(其三)

黑帽健儿黄貉裘,匹马追胡紫塞头。

相逢不肯通名姓,但称家住古云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云中曲送人十首(其六)

白登山寒低朔云,野马黄羊各一群。

冒顿曾围汉天子,胡儿惟说李将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