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华光长老仲仁墨梅

我从梅花海里来,惊此两枝堂上开。

不由天降非地出,道人作么生栽培。

无缝塔子通一线,放光照醒陈根荄。

玉蟾银汉雨初霁,半启琼室通瑶台。

香云漠漠护颜色,世眼欲睹诚难哉。

不如取酒共春醉,一杯一杯复一杯。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邹浩所作,题为《观华光长老仲仁墨梅》。诗中描绘了诗人从梅花海归来,偶遇华光长老所绘之墨梅在殿堂上盛开的情景。诗人对这幅作品的奇绝之处表达了赞叹之情。

首句“我从梅花海里来”,诗人以自己从梅花的海洋中归来,引出了对眼前景象的感慨。接着,“惊此两枝堂上开”描述了在殿堂之上,两枝墨梅突然绽放的惊人景象。诗人接着提出疑问:“不由天降非地出,道人作么生栽培。”通过这一问,赞美了画师华光长老的技艺高超,使一幅看似不可能自然生长的墨梅得以呈现于世间。

“无缝塔子通一线,放光照醒陈根荄”一句,将墨梅比作无缝塔,通过一线光芒照亮了陈旧的根茎,寓意着艺术的力量能够唤醒沉睡的事物,展现出画作的非凡魅力。接下来,“玉蟾银汉雨初霁,半启琼室通瑶台”描绘了一幅月光如玉、银河初晴的画面,琼室与瑶台象征着仙境般的美好,进一步烘托了墨梅的高洁与脱俗。

“香云漠漠护颜色,世眼欲睹诚难哉”则表达了墨梅香气弥漫、色彩鲜明,但世人想要一睹其真容却极为困难,暗示了艺术之美往往难以被所有人轻易理解或欣赏。最后,“不如取酒共春醉,一杯一杯复一杯”诗人提议与友人一同饮酒,共享春日的欢乐,以此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墨梅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艺术的魅力,也蕴含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邹浩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与艺术完美结合,使得这首诗成为了赞美墨梅、歌颂艺术的经典之作。

收录诗词(979)

邹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060—1111

相关古诗词

次韵和范信中同游花药有作

花药山去来,难遇此天日。

深衣书眼青,摩衲禅眼碧。

雁峰相与高,可以同我适。

浮云当面开,千里见丛荜。

况紫盖祝融,插天日未夕。

正尔无能名,僧来乞题石。

形式: 古风

湘阴邓氏翠微洞

卧云云无心,听松松有韵。

快哉耳目中,吾今亦同分。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问]韵

送成老赴西安

先生出逢尧舜时,自当勋业追皋夔。

胸中廊庙乃州县,雪霜次骨西安驰。

旁观往往屡兴叹,色初不变心希夷。

但云将圣世所大,乘田委吏皆尝为。

道通为一无不可,等君事耳何高卑。

高斋高居万物表,清献清风天下师。

此心妙与此公契,莫或遑处今其谁。

民歌仁恩到天耳,天须默荐君王知。

坐令四海归一握,阴阳变化随设施。

行即验矣姑且置,聊引花前金屈卮。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偶书

朝读一卷经,暮读一卷书。

一卷复一卷,三藏与五车。

儒释本不异,昧者自亲疏。

昧者不足道,明者当何如。

形式: 古风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