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天(其四)杏花

玉坛消息春寒浅。露红玉、娇生靓艳。

小怜鬓湿燕脂染。只隔粉墙相见。

花阴外、故宫梦远。想未识、莺莺燕燕。

飘零翠径红千点。桃李春风已晚。

形式: 词牌: 杏花天

翻译

春天的信息在玉坛中传递,带着微微的寒意。露珠晶莹如玉,花朵娇嫩美丽。
小怜的鬓发被露水打湿,仿佛沾染了胭脂般的色彩。她只能隔着粉墙与人相望。
花荫之外,故宫的旧梦遥不可及。她想象着从未见过的莺歌燕舞。
凋零的绿色小径上,红花点点,如同桃花李花的春光已经逝去。

注释

玉坛:古代祭祀或道教修炼的地方,这里指代春天的景象。
娇生靓艳:形容花朵娇嫩美丽。
小怜:古代诗词中的女子名,此处泛指美女。
飘零:形容花瓣随风飘落。
桃李春风:桃花和李花盛开的春天,象征美好的时光。

鉴赏

这首宋词《杏花天·杏花》是高观国所作,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情感。开篇"玉坛消息春寒浅",以玉坛为背景,暗示了春天的信息已经到来,尽管仍有微微春寒。接下来的"露红玉、娇生靓艳",形象地描绘了杏花盛开的娇艳姿态,露珠晶莹,花朵鲜艳。

"小怜鬓湿燕脂染"一句,通过"小怜"这一女子形象,表达了对杏花的怜爱,仿佛她的鬓发都被花瓣上的露水打湿,仿佛被染上了胭脂般的色彩。"只隔粉墙相见"则营造出一种含蓄而幽深的意境,杏花与人相望,隔着一堵粉墙,增添了神秘感。

下片"花阴外、故宫梦远",由眼前之景转至回忆与想象,故宫的繁华已成过往,与现实中的杏花形成对比,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想未识、莺莺燕燕"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怀旧情绪,暗示着人事变迁,曾经的热闹不再。

最后两句"飘零翠径红千点。桃李春风已晚",描绘了杏花飘落的场景,翠绿的小径上洒满了红花,暗示了春天的消逝,以及时光的流逝,"桃李春风已晚"更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杏花为载体,融合了春色、人事和情感,展现了宋词婉约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

收录诗词(108)

高观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约与姜夔相近。与史达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词亦齐名,时称“高,史”。其成就虽不及史达祖,但也有值得重视之处。他善于创造名句警语,如“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都颇为后人传诵。从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迹,大约是一位以填词为业的吟社中人。为“南宋十杰”之一。有词集《竹屋痴语》

  • 字:宾王
  • 号:竹屋
  • 籍贯:山阴(今浙江绍兴)

相关古诗词

花心动.梅意

碧藓封枝,点寒英、疏疏玉清冰洁。

梦忆旧家,春与新恩,曾映寿阳妆额。

绿裙青袂南邻伴,应怪我、精神都别。

恨衰晚、春风意思,顿成羞怯。犹念横斜性格。

恼和靖吟魂,自来清绝。

斜傍劲松,偷倚修篁,总是岁寒相识。

绿阴结子当时意,到如今、芳心消歇。

小桥夜,清愁倦陪澹月。

形式: 词牌: 花心动

诉衷情令

西楼杨柳未胜烟。寒峭落梅天。

东风渡头波晚,一棹木兰船。花态度,酒因缘。

只春怜。屏开山翠,雨怯云娇,尽付愁边。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夜合花

斑驳云开,濛松雨过,海棠花外寒轻。

湖山翠暖,东风正要新晴。又唤醒,旧游情。

记年时、今日清明。隔花阴浅,香随笑语,特地逢迎。

人生好景难并。依旧秋千巷陌,花月蓬瀛。

春衫抖擞,馀香半染芳尘。念嫩约,杳难凭。

被几声、啼鸟惊心。一庭芳草,危阑晚日,无限消凝。

形式: 词牌: 夜合花

夜行船

剪水天风吹醉醒。高楼外、冻云愁凝。

袖口香寒,歌喉春暖,不管雁边寒紧。

琼屑瑶花飞碎影。应须待、玉田千顷。

小约梅英,教吟柳絮,春在绣红鸳锦。

形式: 词牌: 夜行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