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

一春浑不见,那堪又是,花飞时节。

忍对危栏数曲,暮云千叠。

门外星星柳眼,看还似、当时风月。愁万结。

凭谁为我,殷勤低说。

不是惯却春心,奈新燕传情,旧莺饶舌。

冷篆馀香,莫放等闲消歇。

纵使繁红褪尽,犹自有、荼蘼堪折。魂梦切。

如今不奈,飞来蝴蝶。

形式: 词牌: 玉漏迟

翻译

整整一个春天都未能相见,更何况现在正是花朵纷飞的季节。
怎能忍受站在危险的栏杆旁,看着层层叠叠的暮云。
门外的柳树仿佛睁开了眼睛,看上去还是当初的风月景色。
满心愁绪,无人能诉说。
并非我已经习惯了春天的心事,只是新来的燕子传递着情感,旧时的黄莺过于多嘴。
冷清的篆香残留余温,不要轻易让它消散。
即使繁花凋零,还有酴醾可以采摘,虽然心中思绪万千。
如今无法抵挡飞来的蝴蝶,勾起无尽的思念。

注释

浑:全然。
那堪:怎能忍受。
危栏:危险的栏杆。
暮云:傍晚的云层。
柳眼:形容初生的柳叶。
风月:美好的景色,也可指男女之情。
殷勤:热情而周到。
惯却:习惯于。
新燕:刚来的燕子。
旧莺:旧时的黄莺。
荼蘼:一种晚开的花。
魂梦:梦中或灵魂。
飞来蝴蝶:象征着飘忽不定的思绪或来访者。

鉴赏

这首宋词《玉漏迟》是程垓所作,以春天景象和情感抒发为主题。开篇“一春浑不见,那堪又是,花飞时节”描绘了整个春天未见花开,此刻又正值花朵飘落的凄凉场景,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伤感。

“忍对危栏数曲,暮云千叠”通过描绘栏杆边的远望,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绪,暮云的层层叠加更增添了离愁别绪。接下来,“门外星星柳眼,看还似、当时风月”借柳树的新绿和月色,勾起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然而眼前却是满目凋零,形成鲜明对比。

“愁万结。凭谁为我,殷勤低说”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愁苦,无人能诉说,只能独自承受。下片“不是惯却春心,奈新燕传情,旧莺饶舌”借新燕和旧莺传递春的信息,反衬出诗人对春意阑珊的哀怨,以及对旧日情感的怀念。

“冷篆馀香,莫放等闲消歇”进一步深化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希望留住哪怕一丝春的气息。结尾“纵使繁红褪尽,犹自有、荼蘼堪折。魂梦切。如今不奈,飞来蝴蝶”以荼蘼花的盛开和蝴蝶的飞舞,象征着即使春天离去,仍有美好的事物留存,但诗人的心境却无法释怀,只能在梦中追寻。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和自我心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155)

程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字正伯。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 籍贯: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86

相关古诗词

生查子(其一)

溪光曲曲村,花影重重树。

风物小桃源,春事还如许。

情知送客来,又作寻芳去。

可惜一春诗,总为闲愁赋。

形式: 词牌: 生查子

生查子.春日闺情

兰帷夜色高,绣被春寒拥。

何事玉楼人,屡踏杨花梦。

分明相见陈,不道幽情重。

乞个好因缘,莫待来生种。

形式: 词牌: 生查子

生查子(其二)

长记别郎时,月淡梅花影。

梅影又横窗,不见江南信。

无心换夕香,有分怜朝镜。

不怕瘦棱棱,只怕梅开尽。

形式: 词牌: 生查子

好事近(其一)资中道上无双堠感怀作

别梦记春前,春尽苦无归日。

想见鹊声庭院,误几回消息。

万重离恨万重山,无处说思忆。

只有路傍双堠,也随人孤只。

形式: 词牌: 好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