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鹧鸪天》由清代诗人陈家庆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日的离愁别绪。
首句“糁径杨花逐马蹄”,以杨花随风飘散,落在小径上,与马蹄相随,营造出一种轻盈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接着,“夜来风雨总凄迷”一句,将夜晚的风雨描绘得凄凉而迷茫,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哀伤情绪。
“东皇此去无消息,南国而今易别离。”两句中,“东皇”是古代神话中的春天之神,这里借指春天的离去,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南国而今易别离”则点明了别离的主题,暗示了主人公与某人的离别即将到来或已经发生。
“凭望眼,托灵犀。最怜何事在眉低。”这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望眼”和“灵犀”(心灵相通)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最后,“知情芳事匆匆遇,怕听青山杜宇啼。”则以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别后可能的忧惧,收束全词,情感深沉而动人。
整体而言,这首《鹧鸪天》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之痛的深切感受,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与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