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汪元量所作,名为《湖州歌九十八首(其六)》。从艺术风格上看,这首诗体现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抒情和怀旧主题。
首句“北望燕云不尽头”,诗人通过北望燕云来表达自己对北方故土的情感,"不尽头"暗示着思念之深,无尽头。这里的“燕云”通常指的是北方边塞的云彩,象征着遥远的地方和过去的时光。
紧接着,“大江东去水悠悠”,诗人借用长江东流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无常。“大江”代表了广阔与深远,而“水悠悠”则描绘出水流缓慢却又永不停歇的景象,传达了一种历史长河中的小我和对未来命运的感慨。
第三句,“夕阳一片寒鸦外”,诗人通过夕阳落幕与寒鸦叫声来营造一种凄凉的氛围。"夕阳"常用以象征日暮时分,生命的晚年或事物的末端;"一片"则强调了那片落日余晖的孤独和苍白,而"寒鸦外"则增加了一份秋天的萧瑟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寂。
最后,“目断东西四百州”,诗人的视线被这茫茫大地所局限,尽管心中怀念广阔的国土,但眼前只能看到有限的景象。"目断"表达了视线的终点,也意味着情感上的失望和无奈。"东西四百州"则是对古代疆域宽广的一种理想化表述,显示出诗人对于辽阔国土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和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体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以及对广大天地的眷恋。
不详
十数年来国事乖,大臣无计逐时挨。
三宫今日燕山去,春草萋萋上玉阶。
锦帆高揭绣帘开,鼍鼓声悲凤管哀。
月子纤纤云里见,吴江不尽暮潮来。
一出宫门上画船,红红白白艳神仙。
山长水远愁无那,又见江南月上弦。
太湖风起浪头高,锦柁摇摇坐不牢。
靠著篷窗垂两目,船头船尾烂弓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