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经武侯故宅(其二)

衰柳残堤锁夕阳,行人犹忆卧龙岗。

半犁烟雨长吟处,万古乾坤一草堂。

夜月有时归鹤氅,秋风无复莅戎行。

可怜旧业荒芜尽,空博成都几树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南阳武侯故宅的凄凉景象与历史沧桑感。首句“衰柳残堤锁夕阳”,以衰败的柳树和残破的堤岸,以及被夕阳笼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氛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接着,“行人犹忆卧龙岗”一句,通过行人的回忆,将读者的目光引向诸葛亮曾经隐居的卧龙岗,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卧龙岗作为诸葛亮的隐居之地,象征着他的智慧与才华,而行人的回忆则加深了这种情感的厚度。

“半犁烟雨长吟处,万古乾坤一草堂”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武侯故宅的环境。在烟雨蒙蒙中,半耕半读的生活场景与诸葛亮的草堂相映成趣,既展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学问的精神风貌,也寓意着他对天地宇宙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夜月有时归鹤氅,秋风无复莅戎行”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寄托了对诸葛亮的怀念。夜月下的鹤氅,象征着诸葛亮的高洁品格与超凡脱俗;而秋风不再莅临戎行,则暗示了诸葛亮已逝去,不再参与世俗的纷争,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与惋惜。

最后,“可怜旧业荒芜尽,空博成都几树桑”两句,以武侯故宅的荒芜与成都桑树的寥落,表达了对诸葛亮功业未竟、理想未能实现的遗憾。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变迁、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诸葛亮及其精神世界的追思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84)

张家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燕郊春暮

晓来清梦破梨云,帝苑馀芳尚带芬。

雨雨风风空善妒,莺莺燕燕自为群。

澧兰沅芷同心见,径李蹊桃一笑分。

紫陌旧斜扶醉去,春城无处不氤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燕市吊袁督师

黄沙白雾皂雕旗,独赖孤臣两臂挥。

齧血作书招死士,裹疮临战立重围。

遂令汉卒闻笳奋,共扫妖氛奏凯归。

劳苦功高谁得似,中山何事谤书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相思江

津楼欲曙角声催,舟子招招唤渡开。

乡树万重将目断,湍流千尺共肠回。

风生水面江神过,云暗滩头瘴母来。

销尽孤魂君不见,相思江上独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乌蛮滩

乌蛮滩上逆春雷,不数瞿塘滟滪堆。

水似瑶阶千折上,舟如怒马侧盘来。

歌翻白雪流笙管,风引飞涛入酒杯。

笑向湘江相借问,年年东去几时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