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其十六)

何处深春好,春深幼女家。

双鬟梳顶髻,两面绣裙花。

妆坏频临镜,身轻不占车。

鞦韆争次第,牵拽綵绳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深春时节中少女家中的生活场景的诗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少女梳妆、穿衣和玩耍的情形,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何处深春好,春深幼女家"两句直接引出了主题,表明诗人认为最美好的深春时节,是在这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少女之家。这里的“何处”不仅是对地点的询问,更是一种抒情的手法,强调了这种景象的独特性。

"双鬟梳顶髻,两面绣裙花"具体描绘了少女梳妆的情形。"双鬟"指的是少女头上的装饰,而“梳顶髻”则是她正梳理着发髻的动态。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少女打扮的模样,通过对比鲜明的词汇如“双”与“两面”,增添了一种美感。

"妆坏频临镜,身轻不占车"则描写了少女在梳妆后,经常会去照镜子检查自己的妆容,而她的身材轻盈,即使是乘坐车辆也几乎感觉不到重量。这两句传递出少女对自己外貌的关注和对生活细节的享受。

"鞦韆争次第,牵拽綵绳斜"最后两句则描绘了孩子们玩耍的情景。鞦韆是古代儿童用来嬉戏的一种玩具,这里的“争次第”表明多个孩子正在争着玩这个游戏,而“牵拽綵绳斜”则形象地展现了这种游戏中的动态。

整体而言,诗句通过对深春时节中少女家生活的描写,展示了一幅温馨、生动且充满童真与活力的画面。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其十七)

何处深春好,春深兰若家。

当香收柏叶,养蜜近梨花。

野径宜行乐,游人尽驻车。

菜园篱落短,遥见桔槔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其十八)

何处深春好,春深老宿家。

小栏围蕙草,高架引藤花。

四字香书印,三乘壁画车。

迟回听句偈,双树晚阴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其十九)

何处深春好,春深种莳家。

分畦十字水,接树两般花。

栉比栽篱槿,咿哑转井车。

可怜高处望,棋布不曾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其二十)

何处春深好,春深稚子家。

争骑一竿竹,偷折四邻花。

笑击羊皮鼓,行牵犊颔车。

中庭贪夜戏,不觉玉绳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