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晋读《后汉书》后有感而作的小乐府体裁的诗歌之一,题目为《读<后汉书>作小乐府三十八章(其七)窦安丰》。诗中提到的人物子阳和季孟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些人物,但具体未在诗中详述。诗人将目光聚焦在窦安丰身上,认为他在那个时代虽不如子阳和季孟般显赫,但窦安丰的独特品质和功绩值得赞扬。
"子阳思窃帝,季孟亦称雄",这句暗示了子阳和季孟野心勃勃,试图争夺帝位或在政治上占据重要地位。然而,诗人接下来转折道:"尉佗何足效,独有窦安丰",这里的尉佗可能是指南越国的创建者赵佗,他虽然也曾割据一方,但诗人认为窦安丰的为人处世更为可取,窦安丰可能是历史上一个低调行事、深得人心的人物。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赞赏窦安丰,表达了对隐忍不争、以德服人的高尚人格的推崇,体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评价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