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逸民六首(其四)

圣门三千徒,一一皆佳士。

时君问其贤,独属屡空子。

仰钻及瞻忽,骎骎殊未止。

惜哉天丧予,一恸回也死。

游目秦汉间,举世难与比。

孰知千载下,乃有牛医嗣。

汪汪千顷陂,渺漫无涯涘。

不见鄙吝生,德馨照青史。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咏逸民六首(其四)》由明代诗人王绅所作,通过描绘圣门弟子的群像以及对“屡空子”的赞誉,展现了对古代隐士的敬仰之情。诗中以“圣门三千徒”开篇,寓意古代儒家学者众多,而“一一皆佳士”则强调了这些学者的优秀品质。接着,诗人提到时君询问贤者,独指“屡空子”,即孔子,以此突出孔子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仰钻及瞻忽,骎骎殊未止”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孔子对学问的追求永不停歇的精神。然而,“惜哉天丧予,一恸回也死”则透露出对孔子早逝的惋惜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孔子逝世后,后世无人能继承其道的遗憾。

接下来,“游目秦汉间,举世难与比”两句,将视角拉至秦汉时期,指出即使在那个时代,也难以找到与孔子相匹敌的人物,进一步强调了孔子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最后,“孰知千载下,乃有牛医嗣”一句,以“牛医嗣”比喻后世有人继承孔子之道,表达了对孔子思想传承者的期待和赞赏。

“汪汪千顷陂,渺漫无涯涘”描绘了一幅广阔的湖泊景象,象征着孔子思想的深远影响。“不见鄙吝生,德馨照青史”则总结了孔子的思想不仅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衰减,反而如同光芒般照亮历史,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孔子及其思想的赞美,展现了对古代圣贤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孔子思想能够跨越千年,继续影响后世的乐观态度。

收录诗词(238)

王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逸民六首(其五)

世人胶外纷,得失互相战。

富贵众所欲,孰肯居贫贱。

庞公沮溺徒,卓卓有高见。

深耕隐鹿门,素无功名愿。

安危本殊途,妻子匪不恋。

刺史弗深知,致词徒缱绻。

形式: 古风

咏逸民六首(其六)

高人有远情,尘俗莫能累。

形迹苟相忘,飘飘自遗世。

吁嗟晋室衰,士习薄名义。

渊明千载贤,独尔抱深喟。

仰观世运移,俯叹川流逝。

怡颜藉庭柯,折腰愧时吏。

茫茫大化中,此身本如寄。

持此何所之,酒中有深味。

形式: 古风

送童景庸还天台

鸑鷟出丹穴,瑶玙产昆崙。

古来才俊士,多毓贤者门。

侯城方夫子,学贯天与人。

立言翼往圣,行道辅明君。

遂令天下士,延颈望陶甄。

美人秉高志,质性温且淳。

蚤立程门雪,摛辞蔼春云。

籍湜踵昌黎,董薛绍河汾。

愿言勇努力,期尔继斯文。

形式: 古风

长洲陆节妇诗

修短归大化,孰能究斯理。

嗟哉我良人,盛年委流水。

镜缺无复完,璧玼终致毁。

既乖偕老愿,讵忍不即死。

素帷暗空闺,青灯照孤寐。

欲鞠膝下儿,免作若敖鬼。

儿身幸已成,叨恩宰百里。

谅彼九京人,瞑目黄泉里。

共姜秉高节,柏舟以自矢。

陆母何独贤,千载蹈贞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