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山不疑人人自疑"起句,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对袁永州的处境和心境的理解。"山不疑"暗示外界可能并不理解袁永州,而"人自疑"则揭示了袁永州内心的困惑和自我怀疑。"苍梧被枉已多时"进一步强调了袁永州长期遭受不公正对待的情况,"苍梧"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偏远或困境。
"零陵召父经游地"提及零陵,这是袁永州任职之地,同时也是召父曾游历的地方,诗人借此与历史人物相联系,寄寓对袁永州的敬仰和对他的遭遇的同情。最后一句"莫向愚溪强赋诗","愚溪"暗指袁永州的贬谪之地,诗人劝诫他不必勉强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诗,流露出对友人的关怀和对环境压力的体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象征和隐喻,传达了对友人境遇的深刻理解和对他的鼓励与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