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日

令序当重午,南台日正中。

玉阶鸣瀑水,瑶轸奏薰风。

菖叶浮杯绿,榴花照槛红。

临流看竞渡,转忆济川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时分,宫廷内景的生动画面。诗人玄烨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端午节特有的节日氛围和自然景观。

首句“令序当重午”,点明了时间背景——端午节,一个充满传统习俗与文化意义的日子。接着,“南台日正中”一句,通过描述阳光正午照射在南台上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庄重而明亮的氛围,仿佛整个场景都被温暖的阳光所包围。

“玉阶鸣瀑水,瑶轸奏薰风”两句,运用了对比与象征的手法。玉阶上潺潺的瀑布水声,与瑶轸(琴)演奏的薰风之音相互交织,不仅描绘了视觉与听觉上的和谐之美,也寓意着内心的宁静与高雅。这里,“瀑水”与“薰风”分别象征着自然界的动态与静态美,而“玉阶”与“瑶轸”则代表了宫廷的华贵与艺术的高洁。

“菖叶浮杯绿,榴花照槛红”两句,则将视线转向了更为具体的景物——菖蒲叶漂浮在绿色的酒杯中,石榴花在红色的栏杆旁绽放,色彩鲜明,对比强烈,既体现了端午节习俗中的菖蒲与榴花的象征意义(菖蒲驱邪避疫,榴花象征吉祥),又展现了自然与节日装饰的和谐统一。

最后,“临流看竞渡,转忆济川功”两句,将视角从室内转向室外,描绘了端午节最著名的习俗之一——龙舟竞渡。诗人站在水边,观赏着龙舟比赛,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了历史,联想到古人渡江济海的英勇事迹,表达了对先人智慧与勇气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不仅展现了端午节的节日气氛和自然美景,还蕴含了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147)

玄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途次端午

蕤宾逢夏律,午日俯澄流。

黄鸟林中变,新蒲岸外稠。

宫筵传綵粽,仙酒泛丹榴。

遥忆蓬莱上,垂杨荫御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秋夜简敬承公亮

秋色遽如许,客心郁未安。

微微日影薄,肃肃天宇宽。

高风下木叶,零露被崇兰。

四气自斡运,谁为衰盛端。

朱华曾几何,素萼忽已残。

楚楚松柏姿,凌风以自完。

愿言附高节,与君同岁寒。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禁园秋霁

树冷催蝉咽,荷疏表影长。

深秋残暑气,微爽待高阳。

户外远尘迹,园中多蕙香。

溶溶新雨霁,吟乏愧成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秋望

快阁临飞鸟,遥天入断峰。

白云山面面,红叶树重重。

空翠当杯落,晴光刺眼浓。

愿言随楚客,木末采芙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