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日始见长崎山色喜赋长句

新妇隔朝便梳饰,晓来镜里青螺色。

昨夜催妆吾有诗,老兴清狂饶笔力。

海日初醺十丈红,江波远浸千寻碧。

山川明媚入朝晖,作意来娱万里客。

客行万里无交亲,以尔青山作主人。

海外逢迎无俗态,客中揽结得情真。

交情白日与皓月,山容青青我华发。

但恨舟壑无久淹,转眼即为胡与粤。

尔来先我二千岁,应见秦人来避世。

安期游说本恢奇,徐福神仙多诡计。

后来方士何荒唐,谬说迎仙需候气。

倏云有地却可望,又患旋风难得至。

山耶渺在白云乡,误死秦皇与汉皇。

今我一挥东海袖,兹山尽入小奚囊。

囊诗盛付中原去,化作霏霏五色雾。

故人迢递隔尘中,不见倚舟临海题诗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新妇梳妆打扮的细腻观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

首句“新妇隔朝便梳饰,晓来镜里青螺色”描绘了新妇晨起梳妆的情景,以“青螺色”比喻她精致的妆容,形象生动。接着,“昨夜催妆吾有诗,老兴清狂饶笔力”表达了诗人对新妇的欣赏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他创作诗歌的热情和才华。

“海日初醺十丈红,江波远浸千寻碧”描绘了壮丽的日出景象和碧波荡漾的江面,色彩鲜明,气势磅礴。接下来,“山川明媚入朝晖,作意来娱万里客”赞美了山川之美,表达了诗人希望山川能带给远方客人欢乐的心愿。

“客行万里无交亲,以尔青山作主人”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感,将青山视为朋友。随后,“海外逢迎无俗态,客中揽结得情真”强调了海外相遇的真诚和独特性,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情感寄托。

“交情白日与皓月,山容青青我华发”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情感,以及岁月流逝的感慨。“但恨舟壑无久淹,转眼即为胡与粤”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无奈。

“尔来先我二千岁,应见秦人来避世”通过历史的视角,表达了对时间长河的思考。“安期游说本恢奇,徐福神仙多诡计”引用古代传说,增添了诗意的神秘色彩。“后来方士何荒唐,谬说迎仙需候气”批评了迷信行为,强调了真实与虚幻的区别。

“倏云有地却可望,又患旋风难得至”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思考。“山耶渺在白云乡,误死秦皇与汉皇”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反映了对历史的反思。“今我一挥东海袖,兹山尽入小奚囊”展现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对自然的征服欲。

最后,“囊诗盛付中原去,化作霏霏五色雾”表达了诗人将诗歌传播出去的愿望,使之成为连接天地的桥梁。“故人迢递隔尘中,不见倚舟临海题诗处”则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友情、历史和时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73)

梁成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日本写东方朔陶朱公多子妇为三星图见陶朱公像甚怪伟因赋

富者与仙者,两者尔何乐。

愿作陶朱公,不作东方朔。

东方先生名神仙,日求二百四十钱。

一囊之粟不得饱,大官分肉流馋涎。

今观倭制陶朱像,肉食之貌谁为传。

广额丰颐笑开口,两耳如聃垂至肩。

左肩肩巨囊,其中何止百万钱。

左手撮囊口,实恐钱刀落地化为泉。

右手擎一鼓,有柄当中穿。

想是左提右挈雄心在,昔操军柄今利权。

其下金绳捆载三巨橐,两脚蹴踏两橐坚。

一橐且复以臀坐,如畏探囊胠箧然。

不脱军中金锁甲,懔如大敌当彼前。

智尽能索始获富,既富情状何可怜。

如斯富者鄙且吝,曷怪爱子中途捐。

吁嗟世上守财翁,枉见戏侮日本东。

愿为饥死东方朔,不愿为富者陶朱公。

形式: 古风

自大嵙崁行达加九岸大营(其一)

言从大嵙崁,策杖加九岸。

主人曰闻戒,兵卫资蔽捍。

初逢野番来,裸裎发披散。

腰间皆佩牛,玃顾目殊睅。

颔之俾驯扰,亦自启笑粲。

路转竹头角,昏黑榛莽乱。

丛丛罴可隐,敢以伏戎玩。

当关一失险,枯朽尽为难。

蠢尔鸟兽群,亦有教猱叹。

形式: 古风

自大嵙崁行达加九岸大营(其二)

崩厓临绝涧,十丈山路断。

伐木仆其上,两涧遂中贯。

下有千仞潭,奔流何滮涆。

峰峰高摩天,树树十围干。

天日既蔽亏,瘴雾下浸灌。

想从洪荒来,辟此几昏旦。

土松不成级,土滑步欲滩。

舆夫舁空舆,数步息喘汗。

起落已万丈,问路殊未半。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自大嵙崁行达加九岸大营(其三)

日落叩营门,短衣不至骭。

长揖未云已,军膳已罗案。

书生能健步,顾语一笑粲。

谅知得渠魁,已誓不复叛。

贳其一衅鼓,觳觫弗敢窜。

一朝杀廿人,厥状殊不悍。

攻心乃为上,枯骨固可惋。

日日牛酒来,就抚欢未散。

书生亦何知,惟有默赞叹。

惭非甲胄士,空尔弄柔翰。

形式: 古风 押[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