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外

路出南关外,真成万里行。

野花明绣节,山鬼辟龙旌。

原隰通周索,风烟接汉营。

欢呼听彝目,天意为销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任兰枝的《关外》描绘了一幅辽阔壮丽的边关景象。首句“路出南关外,真成万里行”展现了旅程的遥远和艰辛,暗示了诗人即将踏上漫长的旅途。接下来,“野花明绣节,山鬼辟龙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野花比喻为绣节,山鬼驱邪的龙旌,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沿途自然景观与神秘氛围。

“原隰通周索,风烟接汉营”进一步扩展了空间感,原野和低洼之地连通着古代的道路(周索),风烟缭绕中仿佛能看到边关汉军的营地,体现了历史的厚重和军事的气息。最后两句“欢呼听彝目,天意为销兵”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期盼,人们欢庆的目光期待着战争的结束,寓意着天意希望消弭战祸,回归安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关景色,融入了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以及对和平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边塞情怀。

收录诗词(9)

任兰枝(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潼关

昔年冲雪出潼关,归路重看势险艰。

岳色迥临青嶂外,黄河直下白云间。

曾闻司马婴城哭,谁救中原战血殷。

揽辔时当烽燧息,村烟社鼓破愁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赠潜山张节孝

骨肉本天属,不以忧患间。

张公至性人,高节光寓县。

献逆乱天常,残伤及枯干。

守死获父灵,竟以血同溅。

弱孙初髫龄,詈贼气冲汉。

兰玉甘摧折,行路尽悲怨。

有仆枕尸股,泣诉肠欲断。

精诚格豚鱼,渠凶为感叹。

三世归楄柎,匡勷成馈奠。

人生岂无死,天网明如电。

至今潜山族,华簪享余善。

形式: 古风

赠文安王孝子

天性惟一本,孺慕无尽时。

晨昏犹省问,况乃生别离。

所以至孝心,感通若神奇。

文安王孝子,派出太原支。

父避徭役苦,飘然天之维。

岂不桑梓念,政猛过于虒。

生子襁褓中,乳哺仰母慈。

命名纵有意,焉知后会期。

子长未识父,向母穷端倪。

一闻五内裂,旭日绕寒飔。

雏乌尚反哺,孤云且暮归。

痛父无所依,徒生复何为。

拜母出门去,新妇初结缡。

尸饔已有托,四海往追驰。

逾赵凌燕塞,跨齐越海湄。

朝餐荒烟里,暮宿孤魂祠。

吁天血泣雨,逢人泪陈辞。

影响两无音,茫茫去何之。

艰阻穷且困,志益坚不疲。

寤寐鬼神启,精诚天地知。

梦绕田横岛,卜协带山崥。

识貌究难辨,讯名豁不疑。

旁观惊且叹,父子痛把持。

漂零二十载,会合翻成悲。

弃缁归故里,旧案得齐眉。

郡邑上其事,朝廷旌门楣。

兰桂联翩起,科名世第推。

至今华缨结,孝乃万事基。

吾闻古之人,寿昌良可师。

孰知三百年,前后同一规。

固由秉彝性,真切自天机。

尤喜教化兴,培植世风移。

名教赖以振,惭无华黍词。

所望采风人,于此日孳孳。

形式: 古风

竹窗

夙心赏此君,久别觉眼俗。

老僧有清意,数竿植槛曲。

客来坐禅床,开轩凝眸绿。

疏影挹清风,为余解烦溽。

形式: 古风 押[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