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日狼山口观兵

官军野次狼山口,铁骑犀船尽虎貙。

杼轴万家供馈饷,旌旗千里亘江湖。

膝行已伏诸侯将,面缚行申两观诛。

淮海父兄争鼓舞,将军恐是汉金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末明初陈基在狼山口所见的壮观军容。首句"官军野次狼山口",点出军队驻扎的地点,显示出战备的气息。"铁骑犀船尽虎貙",运用比喻,形容军队装备精良,如同猛兽般威猛。"杼轴万家供馈饷",展现出民众对军队的支持,家家户户都为前线提供物资。

"旌旗千里亘江湖",进一步描绘了军队规模之大,旗帜飘扬,连绵千里,横跨江河。"膝行已伏诸侯将",暗示将领们的谦逊和士兵的忠诚,他们俯首听命,准备接受命令。"面缚行申两观诛",可能是指对叛逆者的惩罚,显示军纪严明。

最后两句"淮海父兄争鼓舞,将军恐是汉金吾",描绘了淮海地区百姓的欢腾鼓舞,他们期待这位将军能像汉代的金吾卫一样,带来安定与荣耀。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和比喻,展现了元末明初军队的强大与民众的期待,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军事力量的赞美。

收录诗词(179)

陈基(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

  • 字:敬初
  • 籍贯:台州临海(今属浙江)
  • 生卒年:1314-1370

相关古诗词

游狼山寺三首(其一)

天风吹上狼山顶,看见扶桑日出初。

淮海北来吞两楚,江湖南去控三吴。

珠宫贝阙冯夷宅,古木苍藤帝释居。

为访祖龙鞭石处,拇窠履迹定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游狼山寺三首(其二)

鲸波渺渺四无涯,阊阖天低手可排。

一塔倚空凌浩劫,两潮争港撼层崖。

半晴半雨龙归海,冲煖冲寒雁度淮。

安得乞身依佛日,遍寻灵迹访齐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游狼山寺三首(其三)

五峰相顾若枝撑,力障狂澜与海争。

下界人居龙伯国,上方僧住梵王城。

佛庖香讶山无蕨,公膳腥嫌市有蛏。

王事匆匆骑马去,落花啼鸟总关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二十六日自通州赴淮安

海虞城外经旬泊,狼五山前信宿留。

六计西来思挠楚,三军左袒愿安刘。

龙光夜吐雌雄剑,鱼尾朝衔甲乙舟。

今日南风催挂席,浪花飞雪打船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