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孙琮的《九月》描绘了秋天深夜的宁静与清冷。首句“九月天时好”,点明了季节的美好,但随后的“微霜入夜清”则暗示了秋意渐浓,夜晚的霜降带来了一丝凉意。诗人通过“布衾先得冷”和“草屋不宜城”,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朴素,与城市中的温暖形成对比,强调了自然环境的冷峻。
接下来,“月助寒溪色”一句,通过月光映照在寒冷溪水上,增添了画面的寂静和凄清,而“泉添落叶声”则以潺潺流水声衬托出秋夜落叶的萧瑟。最后,诗人以“道人无世味,终日掩柴荆”收尾,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世、隐居山林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流露出淡泊名利的禅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