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亭

家世结庐江汉上,黄鹄溪头独来往。

一朝作吏去乡邦,闽海滇云叹鞅掌。

却辞五马入皇都,手板炉香画省趋。

敢谓诗人例水部,欣当盛世分工虞。

晨光到署荷同辈,清漏入朝联友于。

心间恒看紫塞雁,身勤惯听城头乌。

荐达频加思效职,列厂纵横辨埏埴。

庀材鸠工古所重,和土钧泥今倍力。

纷剧宁教阻静便,聊寻丈室学安禅。

绳床棕拂依初地,粥鼓钟鱼响梵天。

每憩西偏意疏豁,遥峰爽气当吾前。

帝城近抱若几案,方塘碧水淼淼泉。

凭高俯瞰百里内,南山一带相钩连。

于兹卜筑颇轩敞,风光澄淡景物妍。

凿基列砌不数武,架楹覆瓦期牢坚。

结构虽微可乘兴,槐眉小署名陶然。

自春徂夏频来此,伫立晴檐还隐几。

蒹葭摇曳出人家,鸥鹭蹁跹下池水。

凉宵千顷霁月明,霜天万灶寒烟起。

三时眺望尽有得,老树寺门闲徙倚。

绿野平泉总莫论,一丘一壑兹焉是。

游寓方当辇毂下,跏趺直在祇园里。

诸公携酒肯经过,觞咏相将俱色喜。

我生怀抱本陶然,坐卧其间亦足矣。

九衢车马日纷驰,谁信鹪鹩寄一枝。

他年纵与京尘远,尚想西山拄笏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江藻的《陶然亭》描绘了作者在江汉边上的故居生活,以及他仕途中的变迁和对官场生活的体验。诗中流露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静生活的向往。诗人从江汉的宁静生活转至繁忙的闽海滇云任职,再到皇都任职,虽然公务繁重,但他仍保持诗人情怀,欣赏盛世分工。他在忙碌之余,会在清晨与同僚共事,夜晚则在禅定中寻求心灵的宁静。

诗中提到的"陶然亭"是他为自己新建的小屋取的名字,反映出他的心境平和,自得其乐。他在春天到夏天频繁造访,欣赏着周边的美景,如蒹葭、鸥鹭、霁月、寒烟,以及静谧的寺庙和山水。尽管身处繁华京都,诗人的心灵却寄托在自然之中,期待退休后能回归简朴生活,享受与朋友把盏言欢的乐趣。

整首诗以"陶然"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浮华的超脱,展现了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1)

江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黄山(其一)

已买富春舟,帆挂渔梁下。

欲去桡忽停,且命山中驾。

山僧昨夜来,为道山灵讶。

如何独我遗,讵待毕婚嫁。

清净债须偿,曷不十日假。

一路凉风生,山深岂知夏。

时雨慰三农,高低看䆉稏。

村鸡云中鸣,飞泉树杪泻。

升高自云岭,步步穿石罅。

百里山程遥,杨川连洽舍。

人家如络绎,著姓惟蒋谢。

伊昔我先公,外氏缔姻娅。

谼中此地开,文坛擅无亚。

宾从日如云,游赏恒卜夜。

我来觅前踪,蒿莱没台榭。

石梁坏何年,双溪独木架。

病涉涨偏多,行人每舌咋。

长者谁捐金,飞虹复将跨。

行僧佛岭徒,知我远相迓。

为言程已半,明日到犹暇。

山蔬供饱餐,一榻禅房借。

形式: 古风

游黄山(其二)

侵晨宿雨收,烟云生马首。

轻风拂面来,绕足清泉走。

万山乱纵横,忽睹云门陡。

华表双撑天,耸峭得未有。

青鸾与莲花,次第云中剖。

似见浮丘公,遥遥为招手。

从兹入仙境,十步荦确九。

俗驾期不来,何用猛虎守。

一泓汤泉清,容我涤尘垢。

水从地底温,物理可格否。

山僧持茗来,迓我意良厚。

祥符虽古刹,徘徊未能久。

鼓勇陟慈光,宵深摘星斗。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游黄山(其三)

灌木常阴森,香风吹不住。

言寻桃花源,浮溪石桥度。

狎浪阁飞骞,正砥飞涛怒。

照影白龙潭,毛发纷无数。

汗流忽起粟,盛暑怯凝冱。

勿谓龙贪眠,时有白云护。

拄杖沿溪行,不知日云暮。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西海门

鸟道直穿云,不假盘旋上。

有时膝代足,手扪那容杖。

目眩怯回头,坐稳时一放。

精神犹惚恍,心胸为涤荡。

力竭到峰巅,平衍神忽王。

亟趋西海门,路转光明藏。

千峰划然开,紫翠呈万状。

夕阳在西麓,倒射芙蓉幛。

谁为问巨灵,仙窟何年创?

石床置碧霄,玉屏列丹嶂。

云峦一万重,三神山在望。

何须蹑仙踪,且快兹游壮。

形式: 古风 押[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