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涧书堂

临川遇邹君,示我铜陵辨。

相邀游其间,百闻须一践。

自从双耳聋,已办两足茧。

武夷乃招隐,仙都辄策蹇。

遥睇麻源村,梦思劳辗转。

今披碧涧记,华冈订讹舛。

疑信吁莫论,是非争之褊。

但欣泉石奇,堂成书可辇。

晁侯云梦胸,妙处参坟典。

家有万竹坡,琳琅閟营剪。

徘徊康乐旧,此兴尤不浅。

人生贵自得,假物非至善。

山川侈遭逢,所托各偕显。

严光钓越滩,叔子登楚岘。

气象不低摧,吾徒志当勉。

相思邀未到,烟霞自舒卷。

唯应原上月,共照人孤狷。

形式: 古风 押[铣]韵

翻译

在临川遇见邹君,他给我看铜陵的辨识标志。
他邀请我去游玩,听说的事一定要亲自体验。
自从耳朵失聪后,双脚也因频繁行走而磨出老茧。
武夷山是隐士的归宿,仙都山则常去徒步。
遥望麻源村,梦中思绪难以平静。
现在阅读碧涧的记载,华冈上校正错误。
关于真伪难定,争论只会狭隘了视野。
只欣赏山水的奇特,建成书斋可以搬运书籍。
晁侯的心胸如云梦般广阔,他的妙处深藏经籍。
家中有万竹坡,珍贵的书籍收藏其中。
漫步在康乐旧地,这种兴致尤其浓厚。
人生贵在自我满足,借物并非最高境界。
山川大地的遭遇各有不同,寄托的情感也各显风采。
严光在越地垂钓,叔子登上楚地山峰。
天地气象不凡,我们应当振奋志向。
虽然你我未能相见,烟霞美景依然自开自闭。
只有原野上的明月,能与孤独的我相伴。

注释

临川:地名,指江西临川。
邹君:朋友的名字。
铜陵辨:可能指某种识别或象征物。
百闻须一践:耳闻不如眼见,亲身经历才重要。
双耳聋:指失去听力。
两足茧:形容频繁行走,脚上生茧。
招隐:隐居之所。
策蹇:徒步行走。
麻源村:地名。
碧涧记:可能指山水游记一类的书籍。
华冈:地名。
是非争之褊:过于偏执于对错的争论。
书可辇:书籍多到可以用车辆搬运。
晁侯:另一位朋友的名字。
琳琅閟营剪:形容书籍丰富,收藏精美。
康乐:指南朝诗人谢灵运,以山水诗闻名。
孤狷:孤高特立的性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梦英的《碧涧书堂》,通过对游览铜陵辨和碧涧书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知识学问的追求。诗中提到的“自从双耳聋,已办两足茧”,体现了诗人历经沧桑,但仍坚持游历和求知的决心。诗人赞赏晁侯的博学多识,自家也有万竹坡的藏书,流露出对文化典籍的珍视。诗人以严光、叔子等历史人物自比,表达出不因外在环境而低沉,而是保持高洁志向的决心。最后,诗人期待与友人邹君共享书斋的乐趣,即使未能相聚,也愿清风明月见证自己的孤傲与执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3)

林梦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

潇洒东湖上,夜雨洗清秋。

朝来尘霁,凝望千里兴悠悠。

山色揉蓝深染,波影青铜新铸,□冷翠光浮。

蓑笠真吾事,聊整钓鱼钩。坐中客,凌王谢,更风流。

一觞一咏,豪俊谈笑气吞牛。

花月连环长好,到处名园池□,遇景且遨游。

试问陶元亮,底事赋归休。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一)次赵帅开西湖韵

湖波涨新绿,环绕越王山。

棠斋清昼馀暇,赢得静中观。

四面屏围碧玉,十里障开云锦,冰鉴倒晴澜。

目送孤鸿远,心与白鸥闲。隘游人,喧鼓吹,杂歌欢。

晓天澄霁,花羞柳妒怯春寒。

好在风光满眼,只恐阳春有脚,催诏下天关。

剩写鹅溪幅,归去凤池看。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三)

螺水亘千古,鳌顶冠三山。

年丰帅阃尘静,栏槛纵遐观。

四望潮登浦溆,万顷绿浮原野,堤岸溢波澜。

畎浍皆沾足,日永桔槔闲。肆华筵,鱼鸟乐,众宾欢。

良辰好景,年年莫放此盟寒。

且念新湖遗爱,莫作故园遐想,到处是乡关。

勋业知非晚,聊把镜频看。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二)

疏水绕城郭,农利遍三山。

使君重本,雅志初不在游观。

化出玉壶境界,挥洒锦囊词翰,笔下涌波澜。

天巧无馀蕴,意匠自舒闲。拥鳌头,民同乐,颂声欢。

养花天气,云柔烟腻护朝寒。

桃李满城阴合,杨柳绕堤绿暗,幽鸟语间关。

似诉风光好,留与后人看。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