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偈

露质浮世,奄质浮灭。五十三岁,六七八月。

南岳天台,松风涧雪。珍重知音,红炉优钵。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视角,描绘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以及对真正知音的珍惜。"露质浮世,奄质浮灭",开篇即点明了生命如露珠般短暂,如同浮世一般虚幻易逝。接着"五十三岁,六七八月",具体描述了时间的流逝,暗示人生的有限。"南岳天台,松风涧雪",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珍重知音,红炉优钵",最后两句表达了对真正理解与陪伴自己的人的珍视,"红炉"和"优钵"都是佛教中的象征物,寓意内心的温暖与精神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命、时间、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真谛的领悟,以及对精神世界追求的执着。它不仅体现了宋代禅宗文化的特色,也蕴含了普遍的人类情感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

释庆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安乐青且秀,琳宫跨巨鳌。

形式: 押[豪]韵

一柱会擎天。

形式: 押[先]韵

送详禅师往灵岩

灵岩川上白云深,十里青松昼自阴。

远寺幽佳传已古,名山绝胜冠于今。

群峰环翠凝秋色,危壁飞泉泻暮音。

此景去为风月主,五湖应不起归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和丁宝臣游五泄

喜陪诗伯寻幽去,从此风骚觉有神。

明代应无高遁士,奇峰尽属苦吟人。

欲名地巧题难得,却恨图经说未真。

回想天童山迤逦,更多形胜亦非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