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下马憩禅关,春苔一径斑。
归云寻谷口,倦鸟泊林间。
山客收棋罢,龛僧数息閒。
月高人不寐,隔岭水潺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夜晚山中寺院景象。诗人下马歇息于禅关,踏着春日斑驳的青苔小径,感受到自然与静谧的融合。归云寻找山谷之口,倦鸟栖息于林间,生动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节奏。
“山客收棋罢,龛僧数息閒”,描绘了僧侣们在夜晚的闲适生活,山客结束对弈,龛僧静数呼吸,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月光高悬,却未让人沉入梦乡,反倒是远处山岭间潺潺流水声,打破了夜的寂静,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寺院的静谧之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不详
(九九五~一○六七)。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宝势穷吴地,寒流对楚邦。
一峰惊佛刹,万象入僧窗。
落日衔遥树,晴虹画半江。
海门秋色近,翠朵自成双。
索米年来甚,伶俜祇自知。
黑貂随日敝,葆发豫秋衰。
旧产思重理,先贤耻逆施。
吕虔刀未解,骨法谩多奇。
小隐华阳客,山中不记年。
酒中长有圣,棋下更无仙。
授得广陵散,注成秋水篇。
吾缨今未濯,惭愧旧林泉。
紫色尝开国,金辉此界绳。
火轮经坏劫,雪顶见残僧。
狂薜缘秋壁,深松映晚灯。
哀猿不可听,一一在岩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