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岫庵

兀坐晚风石,斜曛窥竹扉。

鹿衔芳草去,鸟破碧云飞。

树古喧天籁,衣轻澹翠微。

此中有幽意,信宿莫言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云岫庵周围的自然景观与氛围。诗人沈甡以“兀坐晚风石,斜曛窥竹扉”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傍晚时分,独自坐在岩石上,晚霞透过竹门窥视的静谧场景中。这种独特的视角设置,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接着,“鹿衔芳草去,鸟破碧云飞”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鹿在草丛中悠闲觅食,鸟儿在碧蓝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的景象。鹿与鸟的动态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树古喧天籁,衣轻澹翠微”则进一步深化了环境的静谧与自然之美。古老的树木发出的声响仿佛是天地间最纯粹的声音,而诗人穿着轻薄的衣服,感受着周围淡淡的青翠之气,这种体验充满了诗意和禅意。

最后,“此中有幽意,信宿莫言归”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幽静之地的深深眷恋,暗示即使暂时停留,也不愿轻易离去的心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心灵宁静的精神境界,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隐逸情怀与自然哲学思想。

收录诗词(1)

沈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解嘲

阮籍卧邻家,柳下覆寒女。

自古旷达人,高致有如许。

予本澹宕流,相期在古处。

情深怀国风,离骚寄愁绪。

偶然逢酒人,一石醉相与。

好色不好淫,难与俗人语。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送南疑子游庐山歌

南疑未到匡庐峰,匡庐千仞罗胸中。

文章驱使巨灵手,奔腾络绎相为雄。

行囊一卷方筁集,横峰侧岭起咫尺。

或如汉阳高插天,或如香炉生紫烟。

或如瀑布飞匹练,或如五老露头面。

或如九叠开云屏,或如虎溪列绣亭。

烟云出没不可状,破浪乘风自神王。

从前读得等身书,梦魂常与李白俱。

一朝特放九江棹,湓浦风帆春浪好。

自添两翅忽飞扬,不怕山头鸟道长。

狂来或作孙登啸,云中时下凤凰叫。

兹山拔地排天门,却被南疑作诗料。

烟岚云气生巾笥,神魂荡漾时一至。

君独青春赋远游,轻风五两一叶舟。

到此独上匡庐顶,读书堂前有旧影。

昔年读书有二李,他年二沈卜筑或在此。

形式: 古风

法螺庵

策杖寻西麓,禅林别有天。

晴峦滴翠雨,细竹引红泉。

古佛旋螺顶,山僧玉版禅。

杳然迷出处,云鸟亦萧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人日访秋浦西庄

残雪初晴鼓枻迟,美人春早下书帷。

居舟居陆张融屋,看水看山谢眺诗。

萱草上阶先爱日,荆花绕砌共连枝。

东君更助西园兴,梅放寒香柳放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