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鸣凤所作的《留别黄门周公》。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己能力不足的自谦。
首联“清时落拓愧无能,何事高人独见称”描绘了诗人身处清明时代却怀才不遇的境况,自感能力平平,却为何被他人赞誉,流露出一丝困惑与自嘲。
颔联“朝议遽宽重谴吏,圣恩因借六安丞”则透露出诗人可能曾遭贬谪,但最终得到朝廷宽宥,得以重新任职的信息。这里既有对官场风云的感慨,也蕴含着对皇恩的感激之情。
颈联“云山曙色催行李,秋渚离心醉采菱”描绘了诗人即将离别之际的场景,清晨的云山和秋水中的菱花,既渲染了离别的氛围,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与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尾联“梦里亦知双阙路,几回深夜怅残灯”则表达了诗人对京城的思念之情,即使在梦中也能清晰地记得通往皇宫的道路,深夜时分,对着残灯,心中满是惆怅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