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永夜清铅泪自流,不从飞将取封侯。
由来龙蹻山人晓,踏上瑶京十二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在长夜中,独自流泪,心中满是壮志未酬的感慨。他并未能跟随李广这样的名将,获得封侯拜相的荣耀。然而,诗人通过“由来龙蹻山人晓”一句,巧妙地暗示了这位将军虽未显赫一时,但其内心深处对英雄梦想的坚守与理解,如同知晓龙蹻山之秘的智者一般深邃。最后,“踏上瑶京十二楼”则以浪漫的想象,预示着尽管现实中的将军未能达到功成名就的顶峰,但在精神世界里,他已达到了一个超凡脱俗的高度,仿佛登上了瑶池之上的十二重楼阁,象征着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和内心的满足。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现了主人公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理想追求的执着态度。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毋嫌声价抵千金,一寸纯钩一寸心。
欲识命轻恩重处,灞陵风雨夜来深。
霜华出匣影迷离,懒傍商山刈紫芝。
腰下长镰来便妒,不须风雨论雄雌。
都督吴钩月并悬,中丞长铗字龙泉。
相逢莫道延津事,且诵庄生第几篇。
虎丘山头夜泊舟,青锋相为割离愁。
吴王墓里三千剑,白虎于今不敢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