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公晦

寂不闻凤鸣,双耳聋已久。

聿来丹山子,一旦惊户牖。

旧听歘我还,喜气薄牛斗。

箫韶方九成,飞勿众禽后。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鉴赏

这首诗《送陈公晦》是宋代诗人邹浩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离去的感慨与祝福。诗中以“寂不闻凤鸣”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暗示了友人离开后的孤独与寂静。接着,“双耳聋已久”一句,似乎在暗喻友人长久以来的倾听与理解,如今却因离别而显得格外寂寥。

“聿来丹山子,一旦惊户牖。” 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了“丹山子”这一典故,象征着友人的到来如同丹山之鸟,给原本沉寂的生活带来了惊喜和震动。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个人情感上,也寓意着生活格局的突然改变。

“旧听歘我还,喜气薄牛斗。” 这里通过“旧听”与“还”的对比,表达了对友人回归的期待与喜悦,仿佛喜气冲天,连牛斗星宿都为之感动。这不仅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友人离去后内心空虚的填补。

最后,“箫韶方九成,飞勿众禽后。” 以“箫韶”象征美好的事物或音乐,这里可能寓指友人即将踏上旅程,如同九成之乐,虽未完成但已足够美好。同时,将友人比作“飞勿众禽后”,既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也隐含了对友人独特个性和卓越能力的认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离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的哲思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979)

邹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060—1111

相关古诗词

吴公蔚将还滁阳出所集述德堂诗作此送之

述德高堂在何许,述德高人欣可睹。

彭州梦破知几年,遗爱远追曾大父。

至今民数旧邦君,每及吴公歌且舞。

述而行之德莫穷,定可周流浃天宇。

谁令千里便归休,炯炯此心元自古。

四百六十五甲子,貌若岩松傲风雨。

胸中何啻法界宽,普集尘沙诸佛祖。

一如一切悉皆如,迥脱拘挛不踰矩。

从横肉眼讵能窥,但见鼻间常栩栩。

只应高与老人星,长现升平瑞明主。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咏张公奭庐墓有芝三本

此芝初无根,生自孝诚里。

孝哉本于诚,非缘利心起。

无芝非所怍,有芝非所喜。

不期芝有无,秀出乃如此。

养志勤色难,送终极哀毁。

既葬不忍归,结庐独留止。

孺慕秋复春,泪接九泉水。

比邻或未知,天已知之矣。

因芝示邦人,邦人争赞美。

会逢当路贤,荐此八行始。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书公孙卷末

韩范天下贤,褒贬不妄出。

舌端有春秋,所与惟其实。

一举十五丧,富贵所难必。

公孙贱且贫,兹事乃能毕。

心追古人高,迹付今人述。

二老首形容,昭劝无终日。

伊予特后闻,叹恨颇自失。

东望天山平,风松正萧瑟。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代书寄清老

从来游戏常三昧,出语纵横无忌讳。

老聃全与释迦同,人畏犹云亦当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