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扬州吊古

词人帝子归何处,大业繁华。小杜才华。

吊过宫斜又狭斜。

岭红堤翠浑如旧,开尽梅花,落尽杨花。

只换南朝不换鸦。

形式:

鉴赏

这首《采桑子·扬州吊古》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扬州昔日繁华与今日衰败的对比。"词人帝子归何处"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暗示扬州曾是帝王之都,而今人事已非;"大业繁华"四字概括了扬州往昔的辉煌。"小杜才华"借唐代诗人杜牧的才情,暗指扬州的文人墨客。

"吊过宫斜又狭斜"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曾经的宫墙边,感叹其荒凉与狭窄,昔日的皇家气派已不复存在。"岭红堤翠浑如旧"通过色彩的描绘,暗示自然景色依旧,但人事沧桑,"浑如旧"中蕴含着物是人非的感慨。

"开尽梅花,落尽杨花"运用了象征手法,梅花和杨花的凋零象征着扬州的繁华不再,春光虽美,却难掩衰败之感。最后,"只换南朝不换鸦"更是深沉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更迭、世事变迁的无奈,繁华已逝,仅剩乌鸦盘旋,寓意着扬州的衰落和时代的变迁。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扬州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历史的联想,抒发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凄凉的感慨,具有浓厚的历史沧桑感。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扬州慢.舟泊广陵,用白石道人原韵赋感

远树髡烟,冻沟胶雪,过江第一邮程。

叹隋家万柳,总未返春青。

想前度红桥战火,玉箫低哭,月也愁兵。

让秋坟、诗鬼年年,来唱芜城。

竹西响寂,只黄昏吹角还惊。

甚镜国居鹦,脂天过马,冷换柔情。

大业繁华影子,如萤绿,堕水无声。

怕樊川重到,珠帘旧路都生。

形式:

望江南.题扬州画舫录

衫色碧,唤玉上歌桡。

帘卷十三都袅袅,桥横廿四总迢迢。分外月华高。

寻芳晚,胜地已无聊。

红芍楼台千日酒,绿杨城郭万家箫。春影让他描。

形式:

忆江南(其一)舟行淮阳高宝间,即事

江北好,牧笛杂渔讴。

平底橛头船放鸭,高前丸髻笛呼牛。画出野塘幽。

形式:

忆江南(其二)

江北好,少妇也能勤。

市远预储新岁酒,家贫不典旧宫裙。髻挽六朝云。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