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州北平山神会寺废趾

昔年宝刹倚云根,半壁孤高露粉痕。

叠巘插天苍隼立,群峰拔地白狼蹲。

苔碑有字湮名姓,钟梵无声报晓昏。

山下屯军新聚落,依稀烟火旧时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璟的《隆庆州北平山神会寺废趾》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首句“昔年宝刹倚云根”暗示了昔日寺庙的辉煌,坐落在高山之巅,仿佛直抵云端。接下来的“半壁孤高露粉痕”描绘了寺庙残存的墙壁,历经风雨,仍留有岁月的痕迹。

“叠巘插天苍隼立,群峰拔地白狼蹲”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山势比作苍鹰展翅和白狼蹲伏,形象地展现了山峰的峻峭和险峻。这两句诗展现了自然与废墟的对比,增添了诗的意境。

“苔碑有字湮名姓,钟梵无声报晓昏”则揭示了寺庙的衰败,只有青苔覆盖的石碑上模糊的字迹见证了往日的辉煌,而曾经回荡的钟声如今已寂然无声,只在早晚的交替中传递着时间的流转。

最后两句“山下屯军新聚落,依稀烟火旧时村”,诗人将视线转向山下,新聚落的军营与远处依稀可见的炊烟,与废弃的寺庙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过往文明消逝的感慨,以及对新时代变迁的见证。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神会寺的遗迹,寓含了历史的沧桑和变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内涵。

收录诗词(157)

刘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鸡鸣山用前韵

鸡鸣古寺立岩嶅,败壁颓垣没野蒿。

二水交流冰镜合,一峰独立石屏高。

常疑尘雾如飞雪,又怪山风似怒涛。

旧日但闻沙塞地,谁知身向此中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娄氏萝石轩

搆得轩居一径幽,青萝白石倚高秋。

松床月转琴声远,丝蔓风回树影稠。

屈子有时纫佩带,孙郎曾此漱琳球。

时清不献和亲计,诗酒从容兴最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萧太后红城

榆林塞下旧红城,四面寒泉彻底清。

行殿昔留耶律驾,断桥曾驻乞颜旌。

蛟龙戏水当年事,赑屃埋蒿此日情。

立马林皋一回首,群鸦飞处夕阳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野斋

幽居萧散绝喧哗,恰似柴桑处士家。

门径莓苔无俗客,池塘鼓吹有鸣蛙。

冬青万树凝新蜡,春菜几畦开杂花。

但得眼前风物好,尽将诗酒作生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