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十律同吴二仲木次僧巢友韵(其五)

忽见一枝溪已明,溪烟村雾不曾晴。

深嫌春闹过三月,独耐眠孤立五更。

长约清游禽绕树,扫除俗辙雨多情。

钟昏山暝催归去,好句牵人未忍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冬日晨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梅花的喜爱与赞美。首句“忽见一枝溪已明”以“忽见”二字,巧妙地营造出惊喜之感,仿佛在不经意间发现了一枝梅花,照亮了溪水,也照亮了诗人的心境。接下来的“溪烟村雾不曾晴”,则通过描绘周围环境的朦胧与不清晰,反衬出梅花的明亮与独特。

“深嫌春闹过三月,独耐眠孤立五更”两句,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热闹景象的厌倦,以及对梅花孤独之美和宁静之夜的偏爱。梅花在三月的春日里显得格外孤高,它独自在夜晚绽放,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宁静时光。

“长约清游禽绕树,扫除俗辙雨多情”则进一步描绘了梅花周围的自然环境,以及诗人对梅花的深情厚意。梅花吸引着鸟儿环绕,仿佛是大自然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同时,诗人也借雨水的多情,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深厚情感。

最后,“钟昏山瞑催归去,好句牵人未忍行”两句,以钟声和山色的昏暗,暗示时间的流逝,诗人虽有归心,却因被美妙的诗句所吸引,不忍离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喜爱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之情。

收录诗词(3517)

彭孙贻(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 称谓:管葛山人
  • 字:仲谋/羿仁
  • 号:茗斋
  •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 生卒年:1615~1673年

相关古诗词

梅花十律同吴二仲木次僧巢友韵(其六)

绕舍千回取次看,冲霜晓步枕难安。

天横草店荒鸡立,雾滑危枝冻雀乾。

老圃开迟甘忍艳,村翁坐久尚愁寒。

独怜僵卧痴寻客,破帽巡檐每夜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梅花十律同吴二仲木次僧巢友韵(其七)

秋人巳赋早梅诗,悔不归山慰所思。

病鹤冒寒高士屋,零香卧石古姬碑。

风巢路绝孤妍处,山月人闲独笑时。

无酒也应酣十日,君今空返复何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梅花十律同吴二仲木次僧巢友韵(其八)

高枝何处看逾好,背水横斜小阁齐。

野步何来吹篴者,空窗坐叹美人兮。

茅亭避客帘深下,书屋凝尘襆屡携。

瘦笠小奚双踯躅,风巾吹尽蹇驴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梅花十律同吴二仲木次僧巢友韵(其九)

林白前村月亦新,短篱寂寂野情真。

山空风雪何来客,门掩昏黄不待人。

霜瓦鳞斜香一屋,疏更雀语四无邻。

书巢岁晚深相结,不占贫家燕子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