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二十五)

复见天地心,举世皆知有。

山意冲寒欲放梅,岸容待腊将舒柳。

惟有拄杖子,黑粼皴,元依旧。

受霜冻不枯,遇阳和不秀。壁角落头,块然拙守。

终日谈玄口不开,喷嚏也成狮子吼。

形式: 偈颂

翻译

再次见到天地间的纯真之心,世间万物都知道它的存在。
山峦在寒意中期待绽放梅花,河岸静候腊月让柳树舒展新绿。
只有那根拐杖,黑色的表面仍有波纹,依然如故。
它经受霜冻而不枯萎,接受阳光却不炫耀。孤独地立在墙角,坚守着朴实无华。
整天谈论深奥的道理却不开口,连打喷嚏都像狮子的怒吼。

注释

天地心:指自然的纯真或宇宙的本真。
举世皆知: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山意:山的意向,这里指山的生机。
冲寒:冒着寒冷。
元依旧:依然如初。
受霜冻不枯:经历严寒也不枯萎。
遇阳和不秀:遇到温暖也不炫耀花朵。
块然:孤独的样子。
拙守:笨拙而坚守。
谈玄:谈论深奥的哲理。
狮子吼:形容声音洪亮,此处比喻喷嚏声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绍昙的作品,名为《偈颂一百零四首》中的第二十五首。它以独特的禅意表达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悟。

首句“复见天地心,举世皆知有”揭示了诗人对宇宙本性的领悟,认为天地间最纯粹的真理是普遍存在的。接下来两句“山意冲寒欲放梅,岸容待腊将舒柳”,通过描绘冬日里山中梅花含苞待放、岸边柳树在寒冬后即将复苏的画面,寓言了生命的坚韧与生机。

“惟有拄杖子,黑粼粼,元依旧”借物寓意,杖子虽经霜冻仍保持原色,象征着修行者的本性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始终如一。“受霜冻不枯,遇阳和不秀”进一步强调这种内在的稳定和质朴。

“壁角落头,块然拙守”形象地刻画了禅者在角落静默坚守,不求外在显赫,而是执着于内在的修炼。“终日谈玄口不开,喷嚏也成狮子吼”则以幽默的方式,表达出禅者即使日常言行简单,但内心智慧深沉,即使是寻常小事也能显现其宏大气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传达了禅宗关于自然、修行与内在自我的深刻见解,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891)

释绍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 字:希叟
  • 生卒年:?~一二九七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五十二)

玉版阿师,锦绷稚子。颖脱丛林,头角呈露。

参透油煎石磉盘,饱经鳌炼翻身去。

塞断咽喉,更须吞吐。毗耶未识香来处。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三十九)

春日晴,春雨足,玉龙怒喷悬崖瀑。

花簇簇,锦簇簇,满山桃李嫌粗俗。

休捏目,直饶伊向声色堆头。

密透重尘,坐卧经行,了无拘束。砒霜未是毒。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九十八)

蒿篱关猛虎,笔管养苍龙。

稳帖帖藏牙伏爪,黑漫漫怪雨颠风。

临济小厮儿惊心欲折,丰干老冻脓睡思方浓。

山濛濛,水溶溶。乾坤无碧落,收放绝行踪。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六十)

巴南巴西,水流巴字。古篆分明,心画显著。

游泳江湖四十年,与世同波无彼此。

朅来千丈岩前路,截流机透险崖句,辨龙蛇眼明今古。

何侣老赵州,略彴桥头,滴水丈波。吃茶去。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