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书贺瑟庵置媵

移得明珠,聘来碧玉,须知我见犹怜。

打桨亲迎,归帆鸥梦同圆。银屏十二香深处。

耐春寒、半臂应添。好留连、翠幕朱阑,月静花妍。

海门秋老鱼龙定,称词人彩笔,黛染轻烟。

一斛香螺,替描十样眉尖。

为它更祝宜男佩,慰含饴、笑卜堂前。

捲湘帘、回首东风,流水当年。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鉴赏

此诗《高阳台·书贺瑟庵置媵》由清代诗人俞庆曾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嫁娶之喜的场景与情感。

首句“移得明珠,聘来碧玉”,以明珠与碧玉比喻新人的珍贵与美丽,形象地表达了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愿。接着“须知我见犹怜”一句,既是对新人的赞美,也暗含了对观礼者的期待,希望他们能被这对新人的风采所吸引,感受到他们的幸福与美好。

“打桨亲迎,归帆鸥梦同圆”描绘了迎亲的场景,通过“亲迎”和“同圆”的细节,展现了婚礼的庄重与和谐。接下来的“银屏十二香深处,耐春寒、半臂应添”则将场景转入室内,通过“银屏”、“香”、“春寒”等元素,营造出温馨而略带浪漫的氛围,体现了对新人生活的美好祝愿。

“好留连、翠幕朱阑,月静花妍”进一步渲染了室内环境的雅致与宁静,月光下的静谧与花朵的娇艳相映成趣,象征着新婚生活的甜蜜与美好。最后,“海门秋老鱼龙定,称词人彩笔,黛染轻烟”以海门、鱼龙等自然景象,以及词人的彩笔、黛染轻烟等文化意象,寓意新人生活如诗如画,充满艺术与文化的韵味。

“一斛香螺,替描十样眉尖”则以香螺与眉尖的描绘,巧妙地将自然与人体之美融合,暗示了新人的和谐与美满。结尾“为它更祝宜男佩,慰含饴、笑卜堂前”表达了对新人未来子嗣的祝福,以及对家庭幸福的期许。“捲湘帘、回首东风,流水当年”则以湘帘、东风、流水等意象,寄托了对新人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回忆,整个画面充满了温馨、浪漫与希望。

综上所述,《高阳台·书贺瑟庵置媵》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不仅展现了嫁娶之喜的热闹与庄重,更蕴含了对新人幸福生活的深深祝福与期待,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温情的佳作。

收录诗词(82)

俞庆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减兰.和黍芗词韵

栖鸦流水。锦瑟玉箫尘土委。怊怅黄昏。

新月娟娟影到门。画堂旧恨。梁燕归来愁问讯。

绛腊分明,闷饮琼杯醉易成。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临江仙

庭院秋千声寂寂,映阶草色凄迷。

东风争奈又将归。枝头香雨,片片扑人飞。

一晌低回帘下立,却惊日影沉西。

落花怊怅鸟空啼。怪它啼鸟,何故向侬啼。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菩萨蛮

湘娥泪染湘筠紫。洞庭波冷金风起。梦断九疑云。

箫韶声不闻。依依江上柳。也觉惊秋瘦。

木落夜猿啼。天空星欲稀。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步蟾宫.题江干送别图

长堤杨柳丝千缕。怎不解、系将船住。

早知见面即分离,悔多此、一番萍聚。

西风落日空延伫。暮天远、故人何处。

欲从云际望孤帆,却又被、青山遮住。

形式: 词牌: 步蟾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