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献恭叔父

寒澌缓缓回春流,闸河不任浮轻舟。

空斋腊去六十日,短梅疏花为客留。

梅花留客看春雪,三月西湖有此不。

浙中山水夙缘重,官辙过处皆曾游。

昔来趋庭不谒郡,潇洒题诗八咏楼。

今来下车谕父老,邻邑人识新君侯。

中年最乐奉亲事,况自官舍涓兰修。

愉愉门内涤牏器,善气已动舆人讴。

琦也弱岁从诸父,僧院镫火春徂秋。

栖鸦暮满窗外树,斜月照见低枝樛。

依稀此景但畴昔,辗转人海嗟萍游。

新岁岭外有消息,阿叔奉檄归梧州。

仲兄匆匆别数月,踪迹尚滞藤溪头。

惘然当别念家事,未敢孟浪干时忧。

都门送人已屡屡,居者不去宁无求。

颇思十亩有收获,胜似朝市为身谋。

高堂康健慰游子,宁赡邸费无归休。

亲慈自望可树立,力薄欲进途无由。

求才正亟汰冗长,太仓鼠雀能勿羞。

还家温凊帅群季,何有郁郁思八驺。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清代叶在琦的诗《奉寄献恭叔父》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变化。首句“寒澌缓缓回春流”形象地写出冬去春来的温暖转变,闸河不再阻拦轻舟,暗示着生机勃发。接下来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腊月已过六十日,梅花虽疏,却仍为客人绽放,如同留住春雪。

诗人回忆过去在八咏楼潇洒题诗的情景,与今日下车慰问父老形成对比,体现了他对地方百姓的关怀。中年时期,他乐于侍奉双亲,官舍生活简朴而怡然。家中整洁,邻里赞颂,诗人感到满足。年轻时的僧院生活和如今的仕途变迁,让他感叹人生如萍,唯有亲情最珍贵。

新年之际,得知叔父奉命赴梧州任职,兄弟分别,诗人担忧家事,但也明白不宜轻举妄动。他向往田园生活,认为照顾家人和田产更能带来内心的安宁。诗中提到高堂康健,表达对家庭的牵挂,以及对自身能力有限的自省。最后,诗人期待通过裁汰冗员,提升自我,以便更好地孝顺父母,这体现了他的孝道和责任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亲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深沉而内敛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5)

叶在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盘江铁索桥复成寄安义蒋镇军炳堂

潜蛟生角隘潭穴,击水飞行越危岊。

浮槎木石互撞㧙,严隒冲波半偏裂。

长虹战衄失首尾,波落江心见丛铁。

二三残絙远可数,窸窣犹鸣阴雨节。

江流入夏悍且深,朅来一苇愁行人。

蹑空讵有鞭石手,駴目更甚缘橦身。

健儿触险尔勿矜,善泅常遇龙蛇嗔,衡流赪尾坐太息,延颈望有仁人仁。

觥觥镇军顾我语,期我重来兹役举。

千金之诺果如响,万口同讴固其所。

峰回一转见栏楯,耸碧流丹映烟雨。

导行一骑已欣欣,方驾群驺相衙衙。

炉锤百炼力无惴,沤泡万钉巧能补。

众材骈列直中弦,巨缆下垂句若股。

谛观颇识巧工精,小憩都忘行役苦。

当年当辙弄螳斧,捣穴偏师絷穷虏。

飘飘大纛自舒卷,如此釜鱼何足武。

牙门分筦般输籍,次第庀材料山泽。

澜沧之制今宛然,更念西征恢旧驿。

纪功莫忘奢香名,访古欲搜庄蹻迹。

要令千里通滇池,亭堠画一悬旌旗。

建牙出为方面守,古有举者勿废之。

利民岂必创奇绩,凿空不若培其基。

铁官矜贵铁政急,欲健元气忘疮痍。

知君默默用此意,实事求是良可师。

暄妍共爱山姜笔,小李画图纪风日。

灵蠵赑屃能驮碑,深镌傥取吾言质。

形式: 古风

题林文忠公京师日记

沧桑胡变为人迁,终古蓬瀛在日边。

远想严徐供奉盛,犹居李郭中兴前。

委蛇初若无奇节,忧乐于时属大贤。

自省虚庸曾窃禄,后生坠涕读兹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珍五同年汉上见怀(其一)

倦客心情未耐官,蹉跎弥觉去乡难。

十年泥爪如过梦,此度参商最损欢。

在树嘤鸣殊可感,解装食息得都安。

雪残新见庭柯绿,怅倚黄昏独自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珍五同年汉上见怀(其二)

骢马行城是好官,都人犹惜欲留难。

何劳远蹠须争道,未有刚肠怯失欢。

几日题襟从汉上,重来观弈向长安。

登临知切先忧抱,楼上君山尽日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