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陵邂逅京口同舍汤叔厚

鸡犬相闻里社同,琴书曾共客儒宫。

南楼夜醉三更月,北固秋吟万里风。

去鲁羡君勤采藻,游吴愧我尚飘蓬。

相逢便与论心曲,莫笑依然旧阿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乡邻间鸡犬声声相连,一同在里社学习,曾在儒宫与书友共度时光。
夜晚在南楼醉饮,直至三更月挂天边,秋天在北固山吟诗,感受万里清风。
羡慕你像去鲁国那样勤奋探索知识,而我游历吴地仍如浮萍漂泊无定。
相遇时就坦诚交流心声,别笑话我还是那个老样子的阿蒙。

注释

鸡犬相闻:形容邻里之间关系亲近,生活气息浓厚。
里社:古代乡村的公共活动场所。
儒宫:儒家学府或文庙。
南楼:指南方的楼阁。
三更月:深夜的月亮。
北固:地名,指北固山。
万里风:形容广阔的风,象征着胸怀壮志。
去鲁:暗指孔子的故乡鲁国,这里比喻勤奋求知。
采藻:原指采集植物,此处比喻学问的积累。
飘蓬:随风飘荡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
论心曲:坦诚交谈内心的想法。
旧阿蒙: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的吕蒙,后用来形容人原本愚钝但后来大有长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毗陵(今江苏宜兴)邂逅(音同“遥”)京口一带共度时光的情景。诗中通过对比和联想,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个人处境的感慨。

"鸡犬相闻里社同",开篇便以家畜之声传递着邻里的亲切感,"琴书曾共客儒宫"则透露了诗人与朋友曾共同在书房中研讨学问、弹奏琴瑟的往事。

"南楼夜醉三更月",诗人在南楼之上,沉浸于夜深人静时分的美好月光中,饮酒至醉,但心中却充满了对友情的思念。紧接着"北固秋吟万里风"则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诗人在北固之上,以秋风为伴,吟咏着远方的友谊。

"去鲁羡君勤采藻"一句中,"鲁"指孔子,"羡君"是尊敬的称呼。这里表达了对古圣先贤的仰慕之情,以及对知识和学问的孜孜追求。而"游吴愧我尚飘蓬"则流露出诗人对于自己的漂泊不定,未能安身立命的自责之心。

最后两句"相逢便与论心曲,莫笑依然旧阿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每当与朋友相遇,便如同探讨心灵深处的乐章,不必以往日的贫贱而自嘲,因为那份纯粹的情谊永远不变。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联想,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学问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无奈与自嘲。

收录诗词(535)

刘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闱后勉子侄

我生场屋惯周旋,得失从知岂偶然。

天理先须尽人事,时文端的本尘编。

日烘瓮牖朝先起,雪压茅斋夜不眠。

万里夷涂从此去,著鞭宁怕祖生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贺陈子扬致仕追赠父母二首(其二)

一笑相逢意自亲,别来庭树几枯荣。

流传郢客阳春句,想见鸱夷万里情。

贾傅才能通国体,柳州文字占时名。

何如一棹洮湖去,独泛沧波弄月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贺陈子扬致仕追赠父母二首(其一)

一念平生在报亲,九原今日喜追荣。

鼎来天上维新渥,足慰人间罔极情。

康乐弟兄传绝唱,胡威父子擅清名。

君家盛事人难及,倦客闻风亦眼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贺赵居父登第

词场闻夺锦标归,好是斑衣映绿衣。

永日湖山供赏咏,好风宫殿正清微。

堂新六桂光宸翰,庭秀双芝焕彩闱。

肯向长安誇得意,妙年伯玉已知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