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经过山海关时的所见所感,以一种深沉而略带悲壮的笔触,展现了边关的肃穆与历史的沉重。
首句“百簇旌旗出”,以“百簇”形容旌旗之多,渲染出山海关作为边防重地的威严气势。接着“惊看令尹才”,既是对守关将领才能的赞叹,也暗含对边关安全的担忧与敬佩。
“烟尘空自绕,锁钥几曾开。”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山海关作为屏障的重要性。烟尘象征着战争的烽火,但在这坚固的关隘前,它们似乎徒劳无功,无法撼动关锁。这不仅是对山海关军事防御能力的高度肯定,也是对和平稳定的渴望与珍惜。
“鬼箓宣名姓,刀边问去来。”这两句则转向对过往历史的追忆。在关隘的历史长河中,无数英雄豪杰的名字被刻录在“鬼箓”上,他们的事迹在刀光剑影间流传。这里既有对英雄的缅怀,也有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最后,“更怜图貌后,尤似暴鱼腮。”这一句以形象的比喻收尾,将历史的痕迹比作“暴鱼腮”,既生动又寓意深刻。它不仅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也暗示了历史的无情与变迁的必然性。整首诗在赞美山海关的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英雄事迹逐渐淡出人们记忆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传承与铭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