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其五)老妓

无计留春住。听帘前、一声杜宇,唤他归去。

多少莺花都命短,散了彩云无数。

剩憔悴章台旧树。

留得缕金衫子在,认红心、碎点燕支污。

风与月,等闲度。秋娘老矣凭谁顾。

莫思量琵琶江上,荻花飘曙。

愁压眉尖和黛重,那有镜中人妒。

怕照影惊鸿相遇。

月地花天无恙否,是当年、一曲销魂处。

青衫客,泪如注。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春天的消逝和老妓的命运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无计留春住"直接道出了挽留不住岁月的无奈,"帘前杜宇"则象征着春天的离去。"多少莺花都命短"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世事变迁,"散了彩云无数"描绘了繁华落尽的景象。

"憔悴章台旧树"借景抒情,老妓如同那被遗忘的旧树,曾经的繁华已不再。"缕金衫子"和"红心碎点燕支污"描绘了老妓昔日的华丽与今日的衰败,反映出岁月的无情和生活的沧桑。

"风与月,等闲度"进一步强调时光的流逝,"秋娘老矣凭谁顾"表达了老妓无人问津的孤独。"琵琶江上"和"荻花飘曙"的场景,增添了凄凉的气氛。"愁压眉尖和黛重"形象地刻画了老妓的愁苦,"镜中人妒"则揭示了她对青春不再的深深哀怨。

"怕照影惊鸿相遇"表达了对美好年华不再的恐惧,"月地花天无恙否"回忆起往昔的美好时光,"销魂处"更是点出昔日欢愉的深刻记忆。最后,"青衫客,泪如注"以泪水收束全词,流露出对老妓命运的深深同情和对时光流转的深深感叹。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易顺鼎对于人生无常、岁月无情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老妓命运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柳梢青

玉杵敲霜。蓝桥访月,曾乞琼浆。

最是难消,花前睡态,镜里啼妆。江干黄竹成箱。

料锦瑟华年暗伤。一点相思,寄伊无路,何况明珰。

形式:

忆秦娥.子规

幽魂咽。东风万古伤离别。伤离别。

春江是泪,春花是血。人家岁岁清明节。

关山处处销魂色。销魂色。红时斜日,碧时斜月。

形式:

清平乐

春波一顷。曾照惊鸿影。谁道银河天上近。

不似红墙太迥。重来欲问桃根。流水无情送春。

惆怅个侬何处,半弯眉月黄昏。

形式:

谒金门

春山冻。岚气如波欲动。谁把春寒轻剪送。

压帘帘骨重。花影红沈窗缝。菭色绿浮篱空。

香怕烧多金鸭痛。碧纱烟入梦。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