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林光的《游定山寺》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定山寺时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以及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浦子城边一寺佳”,点明了游览地点,定山寺坐落在浦子城边,环境清幽,景色宜人。接着“又扶青玉索丹崖”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攀登山路的情景,青玉般的石阶蜿蜒于赤红色的山崖之上,既显出山势的险峻,也映衬出景色的壮丽。
“寻常云水都吾辈”一句,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之感,仿佛云水间的一切都是为他们而存在,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心境。“如此江山有木斋”则进一步强调了眼前江山之美,如同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一处静谧之所,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慷慨与美好。
“花草总堪供潦倒,烟霞元不待安排”两句,诗人借花草烟霞表达了自己的洒脱与随性,认为这些自然之物无需刻意去欣赏或安排,它们自会以其独有的方式呈现美,供人享受。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最后,“悠然又见钟山面,不信尧夫浪打乖”两句,诗人似乎在与历史人物尧夫进行心灵上的对话,表达了自己对生活态度的坚持,即使外界环境变化莫测,内心依然保持平静与坚定,相信自己的选择和生活方式是正确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