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山会食

惯从客里换春秋,愧见平生马少游。

怀去仅赢一黄敕,传呼能得几苍头。

浮沉冷宦存吾拙,梦寐清言写我忧。

屡欲相从奏咸夏,怕惊俚耳又休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常常在异乡更换岁月,内心对从未见过的马少游感到惭愧。
怀揣着微薄的官职离开,恐怕连几个仆人也唤不来了。
在官场浮沉中,我深知自己的笨拙,只能在梦中倾诉心中的忧虑。
多次想向你诉说心中的苦闷,但又怕乡野之人难以理解,只好作罢。

注释

客里:指他乡、异地。
马少游:可能是诗人敬仰的人物,此处表示遗憾未有机会相见。
黄敕:古代官府文书的一种,此处指微薄的官职。
苍头:旧时对仆人的称呼,此处指仆人数量极少。
浮沉冷宦:形容官场生涯的起落不定,冷遇和困顿。
梦寐清言:在梦中说出的清醒话语,表达内心深处的忧虑。
咸夏:可能指朝廷,也可能指夏季,这里泛指朝廷或重要时刻。
俚耳:乡野百姓的耳朵,指普通人的理解能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自己平生旅行不多的感慨,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惯从客里换春秋"表明诗人习惯了在旅途中度过四季的变化,但接下来的"愧见平生马少游"则流露出了一种自责之情,觉得自己一生中的旅行太少了。"怀去仅赢一黄敕"中,一黄敕象征着微薄的功名,而"传呼能得几苍头"则是对功名成就的质疑和不屑。

"浮沉冷宦存吾拙"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浮沉、官场冷酷的无奈接受,同时也表现出了自己在这方面的笨拙无为。"梦寐清言写我忧"则是说即便是在梦中,也能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忧愁。

最后两句"屡欲相从奏咸夏,怕惊俚耳又休休"透露出诗人虽然有意与朋友一同享受美好时光,但又担心自己的粗犷之语会惊扰他人的耳朵,因此选择了沉默。整首诗充满了对往昔的反思,对功名的淡漠,以及对于未来的一种无奈和期待。

收录诗词(232)

方蒙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熙春朝阳

山占樵城最上头,眼前历历记曾游。

古来不少二千石,海内今谁第一流。

小队未妨需隙暇,大书已觉振岩幽。

于今幸际丰登日,满泛松觥剩句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以诗句咏梅.一枝风物便清和

尽是矜风日,谁能耐雪霜。

难中见工巧,黑常胜青皇。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以诗句咏梅.万里春随远客来

万里载梅归,道是春来路。

那知春到时,梅已随风去。

形式: 五言绝句

以诗句咏梅.水边风日笑横枝

人生贵德时,一笑亦足适。

三冬冰雪辰,几遇佳风日。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