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诗《灵岩禅寺》是蒋允中的作品,描绘了清晨游览灵岩寺时的所见所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寺庙的幽深与神秘,如“天聪凿混沌”形容山石间的自然奇观,“龙鼻滴潺湲”则借龙的形象增添神秘气息。山间景色生动,即使无雨也湿润,微风吹过山谷,声音嘈杂。"参旗开障日,鳌柱仰擎天"运用神话意象,增添了庄严气象。
诗人还通过对比,如雁与灵山鹫的不同,蒲草与华岳莲的差异,暗示了禅寺的独特韵味。他联想到历史人物,如魏国的重台和张颠,表达对前人智慧的敬仰。夜晚的月光与千嶂相映,晴空下的白云如画卷展开,体现了禅寺的宁静与超脱。
诗人在此处体验到了禅修的乐趣,决定将这种心境融入石碑,与仙游为伴,忘却尘世烦恼。最后,他想象能骑乘双鸾,将此诗意刻于碑上,流芳百世。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禅意,展现了诗人对灵岩禅寺的深深敬仰和对超然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