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童冀所作的《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中的第七首。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帝都生活的怀念与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之情。
首句“矫首钟山澹暮烟”,诗人仰望钟山,暮烟轻淡,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意境。接着,“帝乡一别又经年”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玉堂夜直如天上,丹地春来梦日边。”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夜晚在玉堂工作的场景比作在天宫一般,春日里在丹地的梦境仿佛能见到太阳,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对宫廷生活的美好回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西掖故人应好在,北窗无事且高眠。”诗人想象着自己在西掖(古代官署名)的老朋友依旧在世,而在北窗下,他可以暂时放下一切事务,享受片刻的宁静与睡眠。
最后,“兴来忽忆参寥约,杖策同参玉版禅。”当兴致来临时,诗人突然想起与友人参寥的约定,想要一同前往玉版寺参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精神追求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友情和精神追求的重视,情感真挚,意境深远。